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用工荒”与“农民荒”背景下的新时期农民就业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导论第7-15页
   ·选题背景第7-9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研究目的第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4页
   ·研究方法、结构及创新点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4页
     ·研究结构第14页
     ·创新点第14-15页
2. 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定义第15-19页
   ·相关理论第15-18页
     ·二元结构理论第15-16页
     ·劳动力流动的“推—拉”理论第16-17页
     ·成本—收益理论第17页
     ·小农生存伦理理论第17-18页
   ·相关概念定义第18-19页
     ·新时期第18页
     ·农民第18页
     ·农民工第18页
     ·新生代农民第18-19页
     ·“用工荒”第19页
     ·“农民荒”第19页
3. “用工荒”和“农民荒”的现状分析第19-23页
   ·“用工荒”的现状第19-22页
     ·“用工荒”由局部性向全国性转变第19-20页
     ·“用工荒”对象再次转向技术工人第20-21页
     ·“用工荒”与就业难问题、城镇高失业率并存第21页
     ·新生代农民工呈现新特点第21-22页
   ·“农民荒”的现状第22-23页
     ·“老人农业”的全国性格局第22页
     ·很多青壮年劳动力变成了“农盲”第22-23页
     ·“隐性农民荒”越来越严重第23页
4. “用工荒”与“农民荒”的影响分析第23-27页
   ·“用工荒”的影响第23-25页
     ·消极影响第23-24页
     ·积极影响第24-25页
   ·“农民荒”的影响第25-27页
     ·消极影响第25-26页
     ·积极影响第26-27页
5. “用工荒”与“农民荒”的原因分析第27-37页
   ·假设性原因:“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第27-34页
     ·“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实证质疑第27-34页
     ·基本结论第34页
   ·实际性原因第34-37页
     ·产业并没有转移而是持续扩张第34页
     ·大量非正规就业存在造成劳工荒错觉第34-35页
     ·新时代农民工思想的变化第35页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阶段不相适应第35-36页
     ·企业对人力资本重视不足第36页
     ·农民身份上的歧视越来越明显第36页
     ·生活成本提高与“双荒”相互作用第36-37页
6. 新时期农民就业的解决对策第37-42页
   ·“用工荒”的解决对策第37-40页
     ·强化政府责任第37-38页
     ·推动区域间与区域内资源优化配置第38-39页
     ·深化教育改革第39页
     ·重视人力资本第39-40页
     ·平衡收支差异第40页
   ·“农民荒”的解决对策第40-42页
     ·撕掉农民身份标签第40-41页
     ·发展规模农业第41页
     ·鼓励农业专业化、高效化第41-42页
7.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转型期云南新生代女性农民发展问题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