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中默认基金的设立、运行及管理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5页 |
1. 绪论 | 第15-1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默认基金的选题背景 | 第15页 |
·默认基金的选题意义 | 第15-16页 |
·本文的研究设计 | 第16-18页 |
·本文的内容与框架 | 第16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默认基金研究成果综述 | 第18-28页 |
·默认基金的研究成果综述 | 第18-26页 |
·默认基金研究的发展历程 | 第18-19页 |
·默认基金的实践情况研究 | 第19-20页 |
·默认基金的设立理论研究 | 第20-23页 |
·默认基金的投资策略研究 | 第23-25页 |
·默认基金的设计管理研究 | 第25-26页 |
·默认基金的文献评述 | 第26-28页 |
·默认基金的概念和外延 | 第26页 |
·默认基金与个人投资选择权的互动关系 | 第26-27页 |
·默认基金的差异性 | 第27-28页 |
3. 默认基金设立的依据 | 第28-44页 |
·默认基金设立的理论依据 | 第28-34页 |
·普通心理学决策理论 | 第28-31页 |
·经济学中的决策理论 | 第31-34页 |
·默认基金设立的实证经验 | 第34-40页 |
·个人投资选择权中的非理性现象 | 第34-37页 |
·默认基金对养老决策的影响 | 第37-40页 |
·默认基金设立的依据 | 第40-44页 |
·决策上偏好简单选择 | 第40-41页 |
·偏好上不确定性 | 第41页 |
·短视行为 | 第41-42页 |
·养老金制度的整体建设 | 第42页 |
·基金管理的成本 | 第42-44页 |
4. 默认基金的运行机制概述 | 第44-50页 |
·默认基金的运行现状概述 | 第44页 |
·五种类型的默认基金 | 第44-50页 |
·拉美国家——按年龄性别划分的生命周期基金 | 第44-46页 |
·澳大利亚、英国——符合特色设立目标的基金 | 第46-47页 |
·瑞典——特色模式下的高风险基金 | 第47-48页 |
·美国——401(k)中的自动申报机制 | 第48-49页 |
·中东欧国家——临时性过渡账户 | 第49-50页 |
5. 默认基金运行机制的启示 | 第50-66页 |
·默认基金的设立目的及启示 | 第50-53页 |
·默认基金设立目的的差异性 | 第50-51页 |
·默认基金设立目的的启示 | 第51-53页 |
·默认基金的决策机制及启示 | 第53-55页 |
·默认基金的投资策略及启示 | 第55-62页 |
·默认基金投资选择的概述 | 第56-58页 |
·默认基金投资选择的启示 | 第58-62页 |
·默认基金的管理原则及启示 | 第62-66页 |
·默认基金的管理主体 | 第62-63页 |
·默认基金的管理费用 | 第63-66页 |
6. 默认基金对我国养老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66-77页 |
·我国养老制度发展回顾及现状 | 第66-69页 |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历程 | 第66-67页 |
·我国养老保险的制度框架 | 第67页 |
·我国养老制度中的养老基金 | 第67-69页 |
·我国个人账户的经验借鉴 | 第69-73页 |
·借鉴默认基金经验的我国个人账户设计 | 第69-70页 |
·个人账户模式创新的依据 | 第70-73页 |
·从默认基金的角度对我国养老保险改革的政策建议 | 第73-77页 |
·构建有效的养老管理投资管理模式 | 第73-74页 |
·发展默认基金,提供适度选择 | 第74-75页 |
·寻找过渡时期可接续的办法 | 第75-77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全文总结 | 第77页 |
·可供讨论及有待研究的问题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6页 |
附录 | 第86-87页 |
后记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