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浅析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的应用--以杭州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一、导论第11-14页
二、相关工作背景分析第14-26页
 (一) 杭州市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主要概况第14-22页
  1. 杭州市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发展历程第14-15页
  2. 杭州市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现状第15-22页
 (二) 杭州市社会工作发展概况及其对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工作的影响第22-26页
  1. 杭州市社会工作发展概况第22-23页
  2. 社会工作发展在退役士兵安置及教育培训工作中的助力作用第23-24页
  3. 学校社会工作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优势第24-26页
三、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新情况第26-35页
 (一) 退役士兵学员的特殊性分析第26-29页
  1. 退役士兵学员的个人特点第26-27页
  2. 退役士兵学员的学习不适应性第27-29页
 (二) 传统教育教学手段在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中的得与失第29-32页
  1. 传统教育教学手段的优势第29-30页
  2. 传统教育教学手段的不足第30-32页
 (三) 教育培训在退役士兵实现个人社会化发展需求过程中的定位第32-35页
  1. 教育培训对退役士兵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影响第32-33页
  2. 教育公平理念的实施状况和困难第33页
  3. 传统思政教育手段在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工作中面临的瓶颈第33-35页
四、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退役士兵教育培训的可行性分析第35-38页
 (一) 学校社会工作对做好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第35-36页
 (二) 职业院校自身属性对学校社会工作的可支持性第36-37页
 (三) 学校社会工作模式与思政教育手段的平衡与协调第37-38页
五、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的建立及工作重点第38-46页
 (一) “教育公平”理念的介入第38-39页
  1. 转变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培训理念第38-39页
  2. 深化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第39页
 (二) 社工机制的教学介入第39-43页
  1. 学校社工机制对退役士兵教育教学方式的促进与影响第39-40页
  2. 专职教育管理及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第40-41页
  3. 政府、军队、企业的社工促进机制第41-42页
  4. 传统的思政教育和人文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第42-43页
 (三) 就业指导及社会化发展模式的建立第43-46页
  1. 建立区别于普通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机制第43-44页
  2. 建立退役士兵个人价值的社会化评判标准第44-46页
六、强化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退役士兵教育培训体制的统一管理第46-47页
 (一) 领导机构第46页
 (二) 管理格局第46页
 (三) 工作宗旨第46页
 (四) 效果评价第46-47页
七、结论与展望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0页
附录1第50-52页
附录2第52-54页
附录3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村官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以吴江市松陵镇村官为例
下一篇:加拿大版权保护与用户利益平衡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