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州壮族花凤舞研究--以金龙镇板烟屯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回顾 | 第11-17页 |
第二章 田野调查点基本概况 | 第17-20页 |
第一节 地理位置、经济状况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历史、文化状况 | 第18页 |
第三节 族源、人口分布 | 第18-20页 |
第三章 花凤舞的田野调查 | 第20-47页 |
第一节 花凤舞的来源 | 第20-26页 |
第二节 花凤舞的生存现状 | 第26-27页 |
第三节 花凤舞的造型、服饰、道具的设计和制作 | 第27-29页 |
第四节 花凤舞的伴奏舞曲、乐器 | 第29-33页 |
第五节 花凤舞的舞蹈语汇及其表现形式 | 第33-35页 |
第六节 花凤舞的表演场合 | 第35-41页 |
第七节 花凤舞的仪式性内容 | 第41-47页 |
第四章 花凤舞的社会功能 | 第47-51页 |
第一节 文化传承 | 第47-48页 |
第二节 娱人自娱 | 第48-49页 |
第三节 民族交流 | 第49-51页 |
第五章 花凤舞的审美意识 | 第51-58页 |
第一节 花凤舞审美意识的显现 | 第51-54页 |
第二节 花凤舞的美学形态 | 第54-58页 |
第六章 花凤舞的传承与保护 | 第58-73页 |
第一节 花凤舞传承人的技艺习研和现状 | 第58-60页 |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 | 第60-67页 |
第三节 花凤舞的传承与保护措施 | 第67-73页 |
结语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后记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