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7页 |
第一节 迟子建的文学创作状况 | 第9-13页 |
第二节 迟子建创作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第三节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及其研究价值 | 第15-17页 |
第一章 人世之厄:迟子建小说中鳏寡孤独废疾者形象 | 第17-35页 |
第一节 享受寂寞的鳏夫形象 | 第18-20页 |
一、 思念亡妻的陈生 | 第18-19页 |
二、 愈老弥坚的鲁大鹏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独守空闺的寡妇形象 | 第20-25页 |
一、 心地善良的徐五婆 | 第20-21页 |
二、 泥化哀伤的“我” | 第21-24页 |
三、 我行我素的寒波 | 第24-25页 |
第三节 命当独苦的孤儿形象 | 第25-28页 |
一、 缺少温暖与爱意的冲动女孩美奴 | 第25-27页 |
二、 命途多舛的少女七斗 | 第27-28页 |
第四节 戚戚惨惨的无子老人形象 | 第28-31页 |
一、 自尊自立的刚强的吉喜 | 第28-30页 |
二、 知足常乐的洗衣婆 | 第30-31页 |
第五节 渴望生活的废疾者形象 | 第31-35页 |
一、 坚守真爱的陈师母 | 第31-33页 |
二、 不离不弃的盲人夫妻 | 第33-35页 |
第二章 爱美以度:迟子建的生命智慧和生存之道 | 第35-48页 |
第一节 涂抹悲催而不绝望的温情观念 | 第36-39页 |
第二节 真实表现人生面目 | 第39-43页 |
第三节 善待自己、宽容他人 | 第43-45页 |
第四节 童心照耀人生 | 第45-48页 |
第三章 勘破来去:迟子建小说中鳏寡孤独废疾者形象的生成 | 第48-61页 |
第一节 东北冰雪文化的渲染 | 第48-52页 |
一、 大美雄犷的自然景观 | 第48-50页 |
二、 浓厚绵远的民风民俗 | 第50-51页 |
三、 博爱悲悯的人生情致 | 第51-52页 |
第二节 人生寒流的侵袭 | 第52-57页 |
一、 父亲的去世 | 第53-55页 |
二、 丈夫的去世 | 第55-57页 |
第三节 个人性格的使然 | 第57-61页 |
一、 自由乐观 | 第57-58页 |
二、 豪放顽强 | 第58页 |
三、 善良平和 | 第58-59页 |
四、 悲天悯人 | 第59-61页 |
第四章 两全其美:迟子建小说中鳏寡孤独废疾者形象的文学意蕴和文学力量 | 第61-67页 |
第一节 迟子建小说中鳏寡孤独废疾者形象的文学意蕴 | 第61-64页 |
一、 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 第61-62页 |
二、 卓然超群的文学观念 | 第62-63页 |
三、 独特的艺术品质 | 第63-64页 |
第二节 迟子建小说中鳏寡孤独废疾者形象的文学力量 | 第64-67页 |
一、 谛听生命:关注弱势群体 | 第65-66页 |
二、 语言的力量:温暖人生 | 第66-67页 |
结语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后记 | 第75-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