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4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蕴含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第19-25页 |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 第19-20页 |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性质特点作用 | 第20页 |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人文知识传授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第20-22页 |
·“中立主义”和“客观主义”教育教学观质疑 | 第22-25页 |
第3章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形式和特点 | 第25-33页 |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第25-26页 |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具体表现形式 | 第26-30页 |
·人文素质类课程教育 | 第26-28页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并在教学中渗透哲学社会科学内容 | 第28页 |
·人文社科类学术讲座 | 第28-29页 |
·人文社科类社团活动 | 第29-30页 |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点 | 第30-33页 |
·哲学社会科学为思想理论课提供不可或缺的专业和学术支撑 | 第30页 |
·哲学社会科学发挥思政功能通过寓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之中来实现 | 第30-31页 |
·哲学社会科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需要正确处理意识形态与学术研究之间的关系 | 第31-33页 |
第4章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合力 | 第33-41页 |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优劣势分析 | 第33-34页 |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优势分析 | 第33-34页 |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劣势分析 | 第34页 |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各自的优劣势分析 | 第34-38页 |
·文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第34-35页 |
·历史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第35-36页 |
·哲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第36-37页 |
·哲学社会科学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优势分析 | 第37页 |
·哲学社会科学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劣势分析 | 第37-38页 |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合力的实现途径 | 第38-41页 |
·整合并形成合力的理论基础 | 第39页 |
·整合并形成合力的基本原则 | 第39页 |
·整合并形成合力的主要路径 | 第39-41页 |
第5章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制体制 | 第41-47页 |
·思想上高度重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第41-42页 |
·健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组织保障 | 第42-43页 |
·建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考评体系 | 第43-47页 |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实质 | 第43-44页 |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指导思想 | 第44页 |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原则 | 第44页 |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方法 | 第44-45页 |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45页 |
·建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考评体系的重点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注释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