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人才学论文--世界各国人才调查及其研究论文

我国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引言第9-10页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概况第10-14页
 (一) 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第10-11页
 (二) 寻找合理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第11页
  1. 是当前社会对法律人才教育的需求第11页
  2. 是解决教育资源欠缺的有效途径第11页
  3. 是满足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第11页
 (三)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第11-12页
 (四)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范式第12-14页
二、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启示第14-20页
 (一) 国外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第14-17页
  1. 美国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第14-15页
  2. 德国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第15-17页
 (二) 国外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第17-20页
  1. 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起点化第17-18页
  2. 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层次化第18-19页
  3. 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化第19页
  4. 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体化第19-20页
三、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利弊第20-30页
 (一) 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脱节第20-24页
  1. 培养目标有所偏离第21页
  2. 专业理论课程设置不合理第21-22页
  3. 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第22-23页
  4. 教学方法单一第23页
  5. 教师的专业素质不足第23-24页
 (二) 高等院校对法学教育实践不够重视第24-26页
  1. 高校定位仍存在盲从性第24-25页
  2. 实践课时分配少第25-26页
 (三) 法学实践教育难以推进第26-28页
  1. 实践途径不多第26-27页
  2. 实践教学的难于开展第27页
  3. 实践教学经费严重不足第27-28页
 (四) 法学实践教学的效果不明显第28-30页
  1. 实习的时间安排不当第28页
  2. 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第28页
  3. 实践教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第28-30页
四、基于我国法律本科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第30-40页
 (一) 实现本科法学教育理念的转变第30-31页
  1. 教育理念转变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第30页
  2. 本科法学教育理念转变的内涵第30-31页
 (二) 实现本科法学教育理念的转变第31-32页
  1. 合理设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重第31页
  2. 拓展教学实践的途径第31页
  3. 加大对教学实践环节的投入第31-32页
 (三) 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第32-35页
  1. 积极争取政府和企业的支持第32页
  2. 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第32-34页
  3. 加强校内实践平台的建设第34-35页
 (四) 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转变第35-38页
  1. 增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有效性第35-37页
  2.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第37-38页
 (五) 完善本科教育的监管和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第38-40页
  1. 加强对师生的监管第39页
  2. 加强本科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第39-40页
结语第40-41页
注释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立与契合:计划生育政策与“新农保”政策的关系研究--基于广西四县(市)的质性资料
下一篇:广州花都空港经济园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