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国内外反射炉温度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反射炉温度控制方法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反射炉温控硬件设备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第14-18页 |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2. 反射炉温度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20-24页 |
·主要功能与技术指标 | 第20-21页 |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21-22页 |
·关键技术与难点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反射炉温控系统算法设计 | 第24-41页 |
·温度控制系统的功能与结构分析 | 第24-25页 |
·控制系统功能分析 | 第24页 |
·控制系统结构分析 | 第24-25页 |
·控制算法设计 | 第25-38页 |
·PID控制器原理 | 第25-27页 |
·数字式PID控制器设计 | 第27-28页 |
·采样周期确定 | 第28-29页 |
·PID参数整定方法分析 | 第29-31页 |
·遗传算法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31-33页 |
·改进遗传算法的PID参数整定设计 | 第33-38页 |
·仿真实验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反射炉温控系统硬件设计 | 第41-65页 |
·硬件电路的基本设计原则及规范 | 第41页 |
·硬件电路总体设计 | 第41-42页 |
·主控芯片选型及最小系统设计 | 第42-48页 |
·主控芯片选型 | 第42-44页 |
·MSP430F149最小系统设计 | 第44-48页 |
·测温模块设计 | 第48-52页 |
·热电偶的测温原理 | 第48-50页 |
·热电偶选用设计 | 第50页 |
·信号放大电路设计 | 第50-51页 |
·冷端补偿电路设计 | 第51-52页 |
·显示模块设计 | 第52-54页 |
·按键模块设计 | 第54-55页 |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 第55-56页 |
·报警模块设计 | 第56-57页 |
·通信模块设计 | 第57-59页 |
·输出控制模块设计 | 第59-60页 |
·系统总电源模块设计 | 第60-62页 |
·RTC模块设计 | 第62-63页 |
·PCB设计与制板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5. 再生铝反射炉智能温控系统的软件开发 | 第65-79页 |
·软件开发平台的建立 | 第65页 |
·软件系统模块化设计 | 第65-78页 |
·主程序设计 | 第68-70页 |
·控温与测温程序设计 | 第70-76页 |
·通信程序设计 | 第76-77页 |
·定时程序 | 第77页 |
·待机程序 | 第77-78页 |
·软件调试 | 第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6. 温控系统实验设计 | 第79-86页 |
·温度测量精度检验实验 | 第79-82页 |
·实验目的 | 第79页 |
·测量仪器及参数 | 第79页 |
·实验步骤 | 第79-80页 |
·实验数据分析 | 第80-81页 |
·实验优化方法 | 第81-82页 |
·控制性能测试方案设计 | 第82-85页 |
·实验目的 | 第82页 |
·温控系统安装方法 | 第82-84页 |
·实验过程设计 | 第84页 |
·注意事项 | 第84-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86-88页 |
·总结 | 第86页 |
·展望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附录 | 第92-96页 |
附录1 部分遗传 M 程序片段 | 第92-93页 |
附录2 部分嵌入式 C 程序片段 | 第93-96页 |
附录3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