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高职生人际关系困扰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9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9-20页
   ·关于人际关系的研究第9-13页
     ·人际关系的概念第9页
     ·人际关系理论第9-10页
     ·人际关系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第12-13页
   ·关于归因的研究第13-16页
     ·归因的概念第13页
     ·归因理论第13-14页
     ·国内关于归因问题的实证研究第14-16页
   ·应对方式的研究第16-19页
     ·应对的概念第16-17页
     ·应对方式的理论观点第17页
     ·国内关于应对方式问题的实证研究第17-19页
   ·问题提出和研究假设第19-20页
第2章 研究方法第20-23页
   ·施测方法第20页
   ·被试的选择第20-21页
   ·研究工具第21-22页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第21页
     ·多维度-多归因量表第21-22页
     ·应对方式问卷第22页
   ·问卷数据的处理与统计第22-23页
第3章 研究结果第23-36页
   ·高职生人际关系困扰测试结果第23-26页
     ·高职生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的特点第23-24页
     ·高职生人际关系困扰的人口统计学分析第24-26页
   ·高职生多维度-多归因量表测试结果第26-30页
     ·高职生人际关系归因的特点第26-27页
     ·高职生人际关系归因的人口统计学分析第27-30页
   ·高职生应对方式问卷测试结果第30-32页
     ·高职生应对方式的特点第30页
     ·高职生应对方式的人口统计学分析第30-32页
   ·高职生归因、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的关系分析第32-36页
     ·高职生归因、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第32-33页
     ·高职生的人际关系与归因、应对方式的多元回归分析第33-36页
第4章 分析与讨论第36-46页
   ·高职生人际关系的现状第36-40页
     ·高职生人际关系的情况分析第36-37页
     ·高职生人际关系的人口变量学差异第37-40页
   ·高职生归因风格测试结果分析第40-41页
     ·高职生归因风格的总体特点第40页
     ·高职生归因风格的人口变量学差异第40-41页
   ·高职生应对方式测试结果分析第41-43页
     ·高职生应对方式的总体特点第41-42页
     ·高职生应对方式的人口变量学差异第42-43页
   ·高职生归因、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的关系分析第43-46页
     ·高职生人际关系与归因的关系第43-44页
     ·高职生人际关系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第44页
     ·高职生人际关系与归因、应对方式的关系第44-45页
     ·高职生人际关系、归因、应对方式与普通本科生的差异比较第45-46页
第5章 总结第46-49页
   ·结论第46-47页
   ·研究的启示第47页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附录A:高职生人际关系、归因、应对方式调查问卷第53-59页
附录B:高职生人际关系访谈提纲第59-60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探析漆画创作表现形式的多元化
下一篇: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困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