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缘由 | 第10-11页 |
·选题目的 | 第11-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页 |
·关键概念的界定 | 第12-16页 |
·科学发展观 | 第13-14页 |
·人文教育 | 第14-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6-17页 |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 | 第16页 |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 | 第16页 |
·高职院校人文课程教学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内容及其意义 | 第19-25页 |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思政教育 | 第19-20页 |
·自由教育 | 第20-21页 |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本质 | 第21-22页 |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意义 | 第22-25页 |
·促进高职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 第22-23页 |
·为高职生未来职业能力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 第23-24页 |
·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 | 第24-25页 |
第3章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困境的表现 | 第25-33页 |
·高职人文教育认识的误区 | 第25-30页 |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现状 | 第25-27页 |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设置中的认识误区 | 第27-30页 |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具体困境 | 第30-33页 |
·重技能,轻人文 | 第30-31页 |
·人文课程数量偏少,人文课程的设置偏政治化 | 第31-32页 |
·高职生人文素养整体不高,心理承受力偏低 | 第32-33页 |
第4章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困境的原因 | 第33-37页 |
·社会上的功利观念在高职教育中广泛渗透 | 第33-34页 |
·职业教育“显性”和人文教育“隐性”之间的矛盾影响 | 第34-35页 |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资源不足 | 第35-36页 |
·高职生人文素质基础总体薄弱 | 第36-37页 |
第5章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困境的危害——案例分析 | 第37-44页 |
·设置现状 | 第37-38页 |
·国内某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通识课的设置 | 第37-38页 |
·日本某高职电气工学科通识课的设置 | 第38页 |
·相关解释 | 第38-40页 |
·必修课与选修课 | 第39页 |
·理论课与实践课 | 第39-40页 |
·比较分析 | 第40-44页 |
·思想政治教育味浓厚 | 第40-41页 |
·通识课程设置不全面 | 第41-42页 |
·语言类课程狭窄 | 第42页 |
·专业外的选修课选择的空间较小 | 第42-44页 |
第6章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困境的化解 | 第44-51页 |
·机遇与挑战 | 第44-45页 |
·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 | 第44-45页 |
·职业教育发展的挑战 | 第45页 |
·观念变革 | 第45-48页 |
·解放思想,准确定位 | 第46页 |
·破解“瓶颈”,回归常态 | 第46-47页 |
·大显身手,富民强国 | 第47-48页 |
·具体建议 | 第48-51页 |
·统筹宏观与微观 | 第48-49页 |
·协调教育与教学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