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子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序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电子证据的概述 | 第11-19页 |
第一节 电子证据的概念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电子证据的特征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 | 第13-19页 |
一、 视听资料说 | 第13-14页 |
二、 书证说 | 第14-15页 |
三、 物证说 | 第15-16页 |
四、 鉴定结论说 | 第16页 |
五、 混合证据说 | 第16-17页 |
六、 独立证据说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我国关于电子证据的立法 | 第19-24页 |
第一节 我国大陆关于电子证据的立法 | 第19-22页 |
一、 法律 | 第19-21页 |
二、 司法解释 | 第21页 |
三、 其他法规、规章和规定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我国港台地区关于电子证据的立法 | 第22页 |
一、 香港 | 第22页 |
二、 台湾 | 第22页 |
第三节 关于我国电子证据的立法不足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关于电子证据的取证 | 第24-35页 |
第一节 取证主体 | 第24-30页 |
一、 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 | 第24-28页 |
二、 证明主体 | 第28-30页 |
第二节 取证程序 | 第30-31页 |
第三节 取证方法 | 第31-35页 |
一、 一般对象的收集方法 | 第32页 |
二、 特殊对象的收集方法 | 第32-35页 |
第四章 关于电子证据的认定 | 第35-43页 |
第一节 电子证据的可采性认定 | 第35-37页 |
一、 电子证据的客观性认定 | 第35-36页 |
二、 电子证据的关联性认定 | 第36页 |
三、 电子证据的合法性认定 | 第36-37页 |
第二节 电子证据的证明力分析 | 第37-43页 |
一、 电子证据的可靠性认定 | 第37-40页 |
二、 电子证据的完整性认定 | 第40页 |
三、 电子证据的关联性认定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附件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