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独立学院发展的需要 | 第9页 |
·工作实践积淀的思考 | 第9-10页 |
·评价体系演进的困境 | 第10页 |
·学科建设发展的深化 | 第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对象研究广泛化 | 第10页 |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内容研究系统化 | 第10页 |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研究多元化 | 第10-11页 |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标研究多维化 | 第11页 |
·相关概念解析与区辨 | 第11-12页 |
·相关概念解析 | 第11-12页 |
·相关概念区辨 | 第12页 |
·研究视角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吸收借鉴现代系统理论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坚持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 第13-14页 |
·坚持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 | 第14页 |
·坚持质的与量的研究方法相结合 | 第14页 |
·创新和特色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和意义 | 第15-19页 |
·构建依据 | 第15-17页 |
·确立评价导向的依据: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15页 |
·制定评价标准的依据: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 第15-16页 |
·确定评价原则的依据:教育发展评价价值多样化 | 第16页 |
·构建评价体系的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 第16-17页 |
·构建意义 | 第17-19页 |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 第17页 |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 | 第17-18页 |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 第18页 |
·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机制 | 第19-24页 |
·评价模式构建范式 | 第19页 |
·评价模式构建原则 | 第19-21页 |
·时代性与导向性原则 | 第19-20页 |
·科学性与系统性原则 | 第20页 |
·教育性与发展性原则 | 第20-21页 |
·可接受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 第21页 |
·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原则 | 第21页 |
·评价体系构建策略 | 第21-24页 |
·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评价 | 第22页 |
·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校评价 | 第22-23页 |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评价 | 第23-24页 |
第四章 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构建 | 第24-31页 |
·以目标导向为依据,科学设置指标构成和评定标准 | 第24-27页 |
·指标构成 | 第24-26页 |
·评定标准 | 第26-27页 |
·以评价功能为依据,合理进行权重设计与标度设定 | 第27-29页 |
·权重设计 | 第27-28页 |
·标度设定 | 第28-29页 |
·以评价实效为依据,全面进行论证测试和预试修订 | 第29-31页 |
·论证测试 | 第29页 |
·预试修订 | 第29-31页 |
第五章 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操作 | 第31-38页 |
·以评价效度为依据,综合制定操作方法 | 第31-34页 |
·自我评价体系操作方法 | 第31页 |
·学校评价体系操作方法 | 第31-33页 |
·社会评价体系操作方法 | 第33-34页 |
·以结果应用为依据,有效遴选评价方案 | 第34-38页 |
·自我评价体系评价方案 | 第34-35页 |
·学校评价体系评价方案 | 第35-36页 |
·社会评价体系评价方案 | 第36-3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8-40页 |
·研究结论 | 第38页 |
·研究展望 | 第38-40页 |
附录 | 第40-61页 |
附录1: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我评价表 | 第40-43页 |
附录2: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班级测评表 | 第43-45页 |
附录3: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工作测评表 | 第45-47页 |
附录4: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院系学生工作测评表 | 第47-50页 |
附录5: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评价表 | 第50-52页 |
附录6: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家长评价表 | 第52-54页 |
附录7: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家长评价调查表 | 第54-55页 |
附录8: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人单位评价表 | 第55-57页 |
附录9:独立学院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表(用人单位填写) | 第57-59页 |
附录10:独立学院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表(毕业生填写)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