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

论我国环境司法专门化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环境司法专门化概述第11-14页
 一、司法与环境司法第11-12页
  (一) 司法的界定第11-12页
  (二) 环境司法内涵第12页
 二、司法专门化与环境司法专门化第12-14页
第二章 国内外环境司法专门化现状考察第14-22页
 一、国外主要国家环境司法专门化现状及其经验第14-18页
  (一) 国外环境司法专门化现状第14-17页
  (二) 国外主要国家环境司法专门化的经验第17-18页
 二、我国环境司法专门化现状第18-22页
  (一) 我国环境司法现状第18-19页
  (二) 我国环境司法专门化的有益探索第19-21页
  (三) 对我国环境司法专门化的评析第21-22页
第三章 我国实行环境司法专门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存在的障碍第22-33页
 一、对不赞成我国实行环境司法专门化观点的回应第22-23页
  (一) 否定我国实行环境司法专门化的理由分析第22-23页
  (二) 对不赞成我国实行环境司法专门化学者的反驳第23页
 二、我国实行环境司法专门化的必要性分析第23-26页
  (一) 我国实行环境司法专门化是保护人权、维护人类生存发展的客观需求第23-24页
  (二) 我国实行环境司法专门化是环境案件特殊性的客观需求第24页
  (三) 我国实行环境司法专门化是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环境案件迅猛增长的紧迫需求第24-25页
  (四) 我国实行环境司法专门化是公众积极参与环保事业的必然要求第25-26页
  (五) 实行环境司法专门化将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设立、实施提供客观条件第26页
 三、我国实行环境司法专门化的可行性分析第26-30页
  (一) 我国实行环境司法专门化具备法理基础第26-28页
  (二) 我国实行环境司法专门化符合宪法与法律规定第28-29页
  (三) 我国实行环境司法专门化与社会分工细化的规律相一致第29-30页
  (四) 国内外环境法庭(院)的实践经验及国内专门法院的运行经验可供借鉴第30页
 四、我国实行环境司法专门化存在的障碍第30-33页
  (一) 环境立法相对滞后第30-31页
  (二) 缺乏良好的司法环境第31-33页
第四章 我国环境司法专门化的实现途径第33-40页
 一、我国环境司法专门化实现路径的选择第33-35页
  (一) 我国环境司法专门化实现路径甄别第33-34页
  (二) 我国环境司法专门化实现路径的构建第34-35页
 二、环境审判庭人员组成及其组织模式第35-36页
  (一) 审判人员的选择第35页
  (二) 合议庭组织模式第35-36页
 三、环境审判庭的具体诉讼规则第36-40页
  (一) 环境审判庭的受案范围第37页
  (二) 环境审判庭的原告主体资格问题第37-38页
  (三) 环境审判庭的管辖问题第38页
  (四) 案件受理费、鉴定费、律师费用的负担第38-39页
  (五) 环境责任的特殊承担方式第39-40页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致谢第43-4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污染环境罪研究
下一篇:集体公益林管理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