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裂化干气脱碳工艺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概述 | 第10-25页 |
| ·催化干气脱碳概况 | 第10页 |
| ·国外胺法净化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20页 |
| ·aMDEA工艺 | 第11-14页 |
| ·Gas/Spec工艺 | 第14-15页 |
| ·Amine Guard工艺 | 第15页 |
| ·Ucarsol工艺 | 第15-17页 |
| ·Sulfinol工艺 | 第17-18页 |
| ·Flexsorb工艺 | 第18-19页 |
| ·醇胺法工艺流程的改进 | 第19-20页 |
| ·国内胺法净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0页 |
| ·化学吸收法脱碳溶剂的开发研究 | 第20-24页 |
| ·脱碳溶剂的开发原则 | 第20-21页 |
| ·活化脱碳机理 | 第21-24页 |
|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24-25页 |
| 第2章 催化干气脱碳小试研究 | 第25-33页 |
| ·实验基本原理 | 第25页 |
| ·实验试剂与装置 | 第25-27页 |
| ·实验试剂 | 第25-26页 |
| ·实验仪器和装置 | 第26-27页 |
| ·吸收速度和容量测定实验 | 第27-28页 |
| ·检测分析方法 | 第28-30页 |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3章 催化干气脱碳模试研究 | 第33-42页 |
| ·实验试剂与装置 | 第33-34页 |
| ·实验试剂 | 第33页 |
| ·实验仪器和装置 | 第33-34页 |
| ·模试研究过程 | 第34页 |
| ·检测分析方法 | 第3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4-38页 |
| ·气液比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填料高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 ·吸收压力的影响 | 第36-38页 |
| ·物理化学数据测定 | 第38-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4章 催化干气脱碳工艺的工业化设计及应用 | 第42-64页 |
| ·装置概况 | 第42-45页 |
| ·装置规模 | 第42页 |
| ·装置组成 | 第42页 |
| ·原料及产品规格 | 第42页 |
| ·脱碳剂及其他化学品规格 | 第42-43页 |
| ·公用物料和能量规格 | 第43-44页 |
| ·设计指标 | 第44-45页 |
| ·工艺技术简述 | 第45-50页 |
| ·工艺技术特点 | 第45页 |
| ·工艺流程说明 | 第45-47页 |
| ·主要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47-48页 |
| ·主要工艺控制要求 | 第48页 |
| ·事故停车的控制原则 | 第48页 |
| ·物流数据表 | 第48-50页 |
| ·主要设备选型 | 第50-57页 |
| ·塔的选型 | 第50-56页 |
| ·主要设备规格 | 第56-57页 |
| ·装置布置一般要求 | 第57-58页 |
| ·满足工艺流程要求 | 第57页 |
| ·满足安全、健康、环境的要求 | 第57页 |
| ·满足设备安装、操作、检修要求 | 第57-58页 |
| ·自动化水平 | 第58-60页 |
| ·自动化水平概述 | 第58页 |
| ·主要仪表选型 | 第58-60页 |
| ·主要安全泄放设施数据表 | 第60页 |
| ·关于三废排放 | 第60-61页 |
| ·废水 | 第60页 |
| ·废气 | 第60-61页 |
| ·废渣 | 第61页 |
| ·装置开车运行数据 | 第61-64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