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白土催化剂脱除芳烃中微量烯烃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BTX芳烃生产技术 | 第11-12页 |
| ·芳烃脱烯烃工艺 | 第12-14页 |
| ·白土精制工艺 | 第12-13页 |
| ·加氢精制工艺 | 第13页 |
| ·催化精制工艺 | 第13-14页 |
| ·活性白土简介 | 第14-19页 |
| ·活性白土分类 | 第14页 |
| ·活性白土原料 | 第14-17页 |
| ·活性白土的制备 | 第17-18页 |
| ·活性白土的物化性质[34] | 第18页 |
| ·活性白土的用途 | 第18-19页 |
| ·颗粒白土 | 第19-20页 |
| ·白土脱烯烃机理 | 第20-21页 |
| ·烷基化反应简述 | 第21-23页 |
| ·烷基化剂 | 第21页 |
| ·烯烃烷基化反应机理 | 第21-22页 |
| ·烷基化反应的特点 | 第22-23页 |
| ·本论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23-24页 |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4-31页 |
| ·实验目的 | 第24页 |
| ·实验原料和主要试剂 | 第24-25页 |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5页 |
| ·实验条件 | 第25-26页 |
| ·实验装置流程图 | 第26-27页 |
| ·催化剂活性的表征 | 第27页 |
|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第27-31页 |
| ·表面酸性的测定 | 第28-29页 |
| ·比表面和孔隙度的测定 | 第29-30页 |
| ·XRD的测定 | 第30页 |
| ·TPO分析 | 第30-31页 |
| 第3章 两种白土的脱烯烃性能比较和表征 | 第31-36页 |
| ·两种活性白土的脱烯烃性能比较 | 第31页 |
| ·两种活性白土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 | 第31-34页 |
| ·两种活性白土的酸性研究 | 第34-36页 |
| 第4章 临安活性白土的负载改性研究 | 第36-45页 |
| ·负载Lewis酸 | 第36-39页 |
| ·负载不同Lewis酸的催化剂 | 第36-37页 |
| ·负载不同含量氧氯化锆含量的催化剂 | 第37-38页 |
| ·负载不同含量L酸分子筛的催化剂 | 第38-39页 |
| ·负载稀土化合物 | 第39-41页 |
| ·负载不同稀土化合物的催化剂 | 第39页 |
| ·负载不同含量氯化铈的催化剂 | 第39-40页 |
| ·活化温度对氯化铈负载催化剂的影响 | 第40-41页 |
| ·临安白土负载前后的表征 | 第41-45页 |
| ·BET分析 | 第41-42页 |
| ·XRD分析 | 第42页 |
| ·吡啶红外分析 | 第42-45页 |
| 第5章 义县活性白土的负载改性研究 | 第45-54页 |
| ·负载Lewis酸 | 第45-47页 |
| ·活化温度考察 | 第45-46页 |
| ·负载不同Lewis酸的催化剂 | 第46-47页 |
| ·负载不同含量L酸分子筛的影响 | 第47页 |
| ·负载不同含量氧氯化锆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 ·负载不同含量氯化铈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 ·义县活性白土负载前后的表征 | 第49-54页 |
| ·BET分析 | 第49-50页 |
| ·XRD分析 | 第50页 |
| ·吡啶红外分析 | 第50-54页 |
| 第6章 工业试验和失活再生研究 | 第54-61页 |
| ·原料和催化剂 | 第54页 |
| ·工艺流程和催化剂装填 | 第54-56页 |
| ·工业试验结果 | 第56页 |
| ·白土的失活机理 | 第56-57页 |
| ·TPO分析 | 第57页 |
| ·再生研究 | 第57-61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