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钢板弹簧工艺分析与研究
目录 | 第1-8页 |
CONTENTS | 第8-11页 |
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2页 |
·汽车钢板弹簧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 第15-17页 |
·国外汽车钢板弹簧技术发展与展望 | 第15-16页 |
·国内汽车钢板弹簧技术发展与展望 | 第16-17页 |
·选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选题背景 | 第17页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汽车钢板弹簧工艺生产技术条件 | 第18-22页 |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 第18页 |
·引用标准 | 第18页 |
·一般要求 | 第18-19页 |
·材料 | 第19页 |
·尺寸精度 | 第19-20页 |
·性能要求 | 第20-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页 |
·检验规则 | 第21页 |
·标志、包装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汽车钢板弹簧工艺的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悬架的作用、分类 | 第22-24页 |
·悬架的作用 | 第22-23页 |
·悬架的分类 | 第23-24页 |
·常见的弹性元件 | 第24-26页 |
第三章 钢板弹簧结构分析及主要元件组成 | 第26-31页 |
·几种常见钢板弹簧优缺点分析 | 第26-28页 |
·少片变截面弹簧 | 第26-27页 |
·空气弹簧 | 第27页 |
·油气弹簧(油气悬挂) | 第27-28页 |
·钢板弹簧的主要元件结构 | 第28-31页 |
·第一片卷耳形式 | 第28-29页 |
·第二片包耳形式 | 第29页 |
·钢板弹簧的中心螺栓 | 第29页 |
·钢板弹簧夹箍 | 第29页 |
·钢板弹簧衬套 | 第29-31页 |
第四章 钢板弹簧设计步骤及方法 | 第31-53页 |
·钢板弹簧设计步骤 | 第31-36页 |
·确定设计的原始依据 | 第31-32页 |
·钢板弹簧各基本参数和规格的确定 | 第32-36页 |
·钢板弹簧计算方法 | 第36-50页 |
·等应力梁的概念 | 第36-37页 |
·单片钢板弹簧的计算 | 第37-41页 |
·多片钢板弹簧的刚度和工作应力计算 | 第41-46页 |
·两极刚度复式钢板弹簧的计算 | 第46-48页 |
·渐变刚度钢板弹簧计算 | 第48-50页 |
·钢板弹簧装车后各参数的校核 | 第50-53页 |
·系统的自振频率 | 第50-51页 |
·装车弧高的核算 | 第51-52页 |
·前簧在最强制动时的卷耳强度校核 | 第52-53页 |
第五章 钢板弹簧生产工艺过程 | 第53-68页 |
·钢板弹簧材料选择 | 第53-57页 |
·钢板弹簧制造工序 | 第57-60页 |
·断料 | 第57-59页 |
·中心孔和柳钉孔加工 | 第59页 |
·片端加工 | 第59-60页 |
·冲制定位凸包 | 第60页 |
·卷耳和包耳 | 第60-61页 |
·卷耳形式 | 第60-61页 |
·常见卷耳缺陷及解决方法 | 第61页 |
·成型热处理 | 第61-64页 |
·成型热处理工序 | 第61-62页 |
·常见的钢板弹簧热处理缺陷及解决方法 | 第62-64页 |
·喷丸处理 | 第64-65页 |
·喷丸处理的定义及目的 | 第64页 |
·喷丸处理的分类 | 第64-65页 |
·喷丸强度 | 第65页 |
·预压缩处理 | 第65-67页 |
·预压缩处理的目的 | 第65-66页 |
·预压缩处理工艺条件 | 第66-67页 |
·装配及油漆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汽车钢板弹簧的检验和试验 | 第68-73页 |
·钢板弹簧主要装配项目检验 | 第68-70页 |
·总成静负荷弧高和刚度测定 | 第70-72页 |
·垂直负荷下的疲劳试验 | 第72-7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研究结论 | 第73页 |
工作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