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集体协商中工会职能完善的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绪论 | 第13-19页 |
·选题背景 | 第13-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2. 工会职能及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理论 | 第19-27页 |
·工会职能 | 第19-21页 |
·工会的定义 | 第19页 |
·我国工会职能转变的历史考察 | 第19-21页 |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界定及特征厘定 | 第21-24页 |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界定 | 第21-22页 |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特征厘定 | 第22-24页 |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重要性 | 第24-27页 |
3. 工资集体协商中工会职能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 第27-39页 |
·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中的职能定位 | 第27-29页 |
·依法维护和代表劳动者权益 | 第27-28页 |
·协调平衡劳资双方利益促进和谐劳资关系 | 第28-29页 |
·工资集体协商中工会职能履行中的缺位 | 第29-33页 |
·工会谈判参与缺位,协商机制作用难发挥 | 第29-30页 |
·工资协商合同缺乏实效性 | 第30-31页 |
·工资集体协商中工会话语权难彰显 | 第31-32页 |
·达成的协商层次、行业级别较低 | 第32-33页 |
·工会职能缺位的影响 | 第33-39页 |
·对社会的不利影响 | 第33-35页 |
·对劳动关系主体的不利影响 | 第35-38页 |
·对工会的不利影响 | 第38-39页 |
4. 工资集体协商中工会职能缺失原因分析 | 第39-55页 |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39-42页 |
·劳资双方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的义务未作应然性规定 | 第39-40页 |
·协商主体的产生、协商程序的进行规定不明确 | 第40页 |
·劳动者罢工权没有法律依据 | 第40-41页 |
·侵犯协商代表的法律责任有待加强 | 第41-42页 |
·工会方面的原因 | 第42-50页 |
·工会组织发展不成熟不全面 | 第42-44页 |
·工会独立性不强 | 第44-49页 |
·工会人员素质方面有待提高 | 第49-50页 |
·其它原因 | 第50-55页 |
·劳动者自身原因 | 第50-52页 |
·企业方面的原因 | 第52-53页 |
·集体协商模式的制约 | 第53-54页 |
·劳动市场供大于求,加剧劳资力量的不平衡 | 第54-55页 |
5. 工资集体协商中工会职能完善的对策建议 | 第55-71页 |
·加强法制建设 | 第55-59页 |
·完善立法明确设定协商双方义务 | 第56-57页 |
·明确协商的主体产生的程序和协商的时间 | 第57页 |
·明确规定罢工权 | 第57-59页 |
·完善责任制度设计,加强违法侵权者的制裁 | 第59页 |
·加强工会自身组织、地位和素能建设 | 第59-66页 |
·加快工会组织的建设 | 第60-61页 |
·提高工会组织的独立性 | 第61-64页 |
·提高工会集体协商策略 | 第64-66页 |
·构建多层次的集体协商架构 | 第66-68页 |
·地方政府给予支持 | 第68-71页 |
结束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附录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