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29页 |
·过错追责制度的成因以及创制目的 | 第9-13页 |
·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13-14页 |
·司法实践中公检法之间的关系 | 第14-16页 |
·“错案难翻案”的根源 | 第16-26页 |
·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的经济学含义 | 第26-29页 |
2. 激励理论的一个简单综述 | 第29-32页 |
·激励理论的发展 | 第29-30页 |
·防范合谋的激励理论 | 第30-32页 |
3. 过错追责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 第32-58页 |
·过错追责制度下的事前两种效用模型 | 第32-52页 |
·委托人与代理人以及代理人之间信息对称 | 第32-39页 |
A 公安机关 | 第32-35页 |
B 检察院 | 第35-37页 |
C 法院 | 第37-39页 |
·委托人与代理人间信息不对称 | 第39-52页 |
·逆向选择 | 第39-42页 |
A 公安机关 | 第40页 |
B 检察院 | 第40-41页 |
C 法院 | 第41-42页 |
·道德风险 | 第42-52页 |
A 代理人间信息对称 | 第44-48页 |
1. 在没有过错追责机制下 | 第44-47页 |
2. 在存在过错追责机制下 | 第47-48页 |
B代理人间信息不对称 | 第48-52页 |
·防范合谋模型 | 第52-58页 |
A代理人间信息对称 | 第53-54页 |
B代理人间信息不对称 | 第54-58页 |
4. 理论扩展分析 | 第58-61页 |
·错案难翻案的解释 | 第58-59页 |
·被告人及其辩护律师的作用 | 第59页 |
·公安机关、检察院与法院各自组织监管机构进行追责的合理性 | 第59-60页 |
·防范合谋模型中检察院的重要作用 | 第60-61页 |
5. 政策建议 | 第61-63页 |
6. 结语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著作类 | 第65-66页 |
论文类 | 第66-67页 |
新闻报刊类 | 第67-70页 |
后记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