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虚拟社区中公共领域的建构--以上海“钓鱼执法”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第8-17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文献探讨第10-15页
     ·对于公共领域的研究综述第10-11页
     ·网络公共领域的研究现状第11-15页
   ·本选题的研究方法第15-17页
第二章 路遇钓鱼 网上伸冤第17-24页
   ·遭遇钓鱼第17-19页
   ·意见领袖的助燃效力第19-23页
   ·本地媒体的反应第23-24页
第三章 一呼百应——虚拟推动现实第24-33页
   ·再现钓鱼第24-29页
     ·事件的升温第24-25页
     ·引爆点——官方调查报告否认钓鱼第25-29页
   ·联合调查组成立第29页
   ·律师的追问第29-33页
     ·对于执法取证手段的疑问第29-30页
     ·孙中界诉求申辩第30-31页
     ·穷追猛打 深挖钓钩第31-33页
第四章 众口铄“钓”第33-43页
   ·真相大白 中界洗冤第33-34页
   ·传统权威媒体的声音第34-36页
     ·传统媒体的作用第34-35页
     ·从“钓鱼猛于虎”到新闻1+1第35-36页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交错发力第36页
   ·公共领域的实践第36-39页
     ·网络公共舆论的投射功能第37页
     ·虚拟社区的认同第37-39页
   ·胜利背后的隐忧第39-43页
     ·一封恐吓信第39-41页
     ·张晖胜诉第41-43页
第五章 结论第43-49页
   ·走出私域第43-45页
     ·走出传统文化的“私”第43-44页
     ·走出传播媒介的“私”第44-45页
   ·建构网络社会的公域第45-49页
     ·公共领域在新技术环境中转变第45-46页
     ·走向公域第46-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5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民利益表达渠道研究
下一篇:基于IPMC型人造肌肉的柔性机械手设计与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