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起步工况的AMT拖拉机离合器接合规律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AMT 发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AMT 发展 | 第9-12页 |
·国外 AMT 研究现状 | 第12页 |
·国内 AMT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AMT 拖拉机离合器接合规律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拖拉机离合器工作特性分析 | 第16-28页 |
·传统拖拉机离合器操纵机构 | 第16-17页 |
·拖拉机自动离合器操纵机构设计 | 第17-19页 |
·拖拉机离合器工作特性分析 | 第19-24页 |
·离合器主要参数 | 第19-20页 |
·蝶形弹簧特性分析 | 第20-24页 |
·离合器传递转矩特性 | 第24-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AMT 拖拉机离合器起步接合控制方案设计 | 第28-43页 |
·拖拉机起步工况及控制要求 | 第28-31页 |
·起步工况 | 第28-29页 |
·拖拉机起步控制要求 | 第29-31页 |
·拖拉机起步时离合器接合过程动力学分析 | 第31-36页 |
·离合器接合过程分析 | 第31-34页 |
·接合过程动力学模型 | 第34-36页 |
·拖拉机起步时离合器评价指标 | 第36-38页 |
·冲击度 | 第36-37页 |
·滑磨功 | 第37-38页 |
·拖拉机离合器起步控制策略制定 | 第38-42页 |
·影响离合器接合的主要因素 | 第38-40页 |
·离合器最大接合速度 | 第40页 |
·离合器起步接合控制策略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AMT 拖拉机离合器起步模糊控制策略 | 第43-58页 |
·模糊控制理论 | 第43-47页 |
·模糊控制的发展及特点 | 第43-44页 |
·模糊控制原理 | 第44页 |
·模糊化方法 | 第44-45页 |
·精确化方法 | 第45-46页 |
·模糊控制规则及控制方法 | 第46-47页 |
·AMT 拖拉机离合器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47-56页 |
·驾驶员起步意图模糊控制器 | 第48-50页 |
·离合器接合速度模糊控制器 | 第50-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5章 AMT 拖拉机离合器接合过程仿真分析 | 第58-72页 |
·拖拉机离合器仿真模型建立 | 第58-65页 |
·信号输入模块 | 第58页 |
·发动机输出转矩模块 | 第58-60页 |
·离合器模糊控制模块 | 第60-61页 |
·离合器传递转矩模块 | 第61页 |
·逻辑触发信号判断模块 | 第61-63页 |
·滑磨及同步状态模块 | 第63-64页 |
·冲击度和滑磨功模块 | 第64-65页 |
·AMT 拖拉机离合器接合过程整体模型 | 第65页 |
·仿真工况 | 第65-66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6-71页 |
·缓慢起步仿真结果 | 第66-67页 |
·正常起步仿真结果 | 第67-68页 |
·快速起步仿真结果 | 第68-69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本文总结 | 第72-73页 |
·工作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