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的心路历程--白先勇和艾丽丝·沃克作品主题倾向性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绪论 | 第8-14页 |
| 第1章 边缘言说:弱势群体的集体发声 | 第14-28页 |
| ·说话的属下:女性群体的抗争 | 第14-19页 |
| ·“属下”的范畴 | 第14-16页 |
| ·说话的“属下” | 第16-19页 |
| ·父亲的孽子:同志群体的叛逃 | 第19-23页 |
| ·同志群体的边缘境遇 | 第19-20页 |
| ·被放逐的“青春鸟” | 第20-23页 |
| ·局内的局外人:非美裔群体的言说 | 第23-28页 |
| ·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合流 | 第23-25页 |
| ·局内的局外人:处于夹缝中的非美裔群体 | 第25-28页 |
| 第2章 从“放逐”到“回归”:弱势群体的心路历程 | 第28-38页 |
| ·娜拉出走后怎样:放逐女性的回归之路 | 第28-31页 |
| ·娜拉出走之后 | 第28-29页 |
| ·出走女性对家的回归 | 第29-31页 |
| ·回巢的青春鸟:同志群体对家的渴望 | 第31-34页 |
| ·“家”对同性恋者的意义 | 第31-32页 |
| ·同志群体的对家的回归 | 第32-34页 |
| ·寻找精神原乡:非美裔族群的文化认同 | 第34-38页 |
| ·亚裔族群的文化认同 | 第34-35页 |
| ·黑人的“寻根”之旅 | 第35-38页 |
| 第3章 解构与重组:弱势群体的自我救赎 | 第38-46页 |
| ·阳痿之男:对菲勒斯中心主义的解构 | 第38-40页 |
| ·式微的男权 | 第38-39页 |
| ·以女性为叙事中心 | 第39-40页 |
| ·姐妹情谊:对异性恋中心主义的解构 | 第40-43页 |
| ·“姐妹情谊”:同性恋者的互相关爱 | 第40-43页 |
| ·母亲的花园:对种族中心主义的解构 | 第43-46页 |
| ·对殖民语言的解构 | 第43-44页 |
| ·对黑/白对立的解构 | 第44-46页 |
| 结语:世界大同的乌托邦构想 | 第46-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