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3-PRR平面并联机器人运动仿真研究及精度分析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8页
第1章 绪论第8-15页
   ·机器人发展历史第8-9页
     ·机器人发展概况第8-9页
     ·机器人技术的应用第9页
   ·并联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9-12页
     ·并联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发展趋势第11-12页
   ·选题来源与研究内容第12-15页
     ·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第12-13页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3-15页
第2章 多体动力学基础理论第15-21页
   ·多体系统动力学基础理论第15-17页
     ·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进展第15页
     ·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结构形式第15-16页
     ·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数值求解第16-17页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第17-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3章 平面并联机构动力学分析第21-31页
   ·平面并联机器人运动简图第21-23页
     ·平面并联机器人自由度分析第21-22页
     ·并联机器人闭环矢量的构成第22-23页
   ·并联机构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3-25页
   ·运动仿真第25-30页
     ·仿真模型的建立第25-26页
     ·添加约束与载荷第26-27页
     ·运动仿真及分析第27-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平面并联机构静力学分析第31-47页
   ·ABAQUS 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第31-32页
     ·ABAQUS 软件简介第31页
     ·ABAQUS 软件的主要模块第31-32页
   ·机构静力学分析第32-37页
     ·并联机构位姿的选择第32-33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3-37页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后处理第37-46页
     ·位姿一的静力学分析结果第37-41页
     ·位姿二的静力学分析结果第41-45页
     ·两种位姿结果对比分析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5章 平面并联机器人精度分析第47-55页
   ·精度分析方法第47页
   ·精度分析数学模型的建立第47-50页
     ·位姿正解闭环矢量第47-48页
     ·并联机器人位姿误差正解模型第48-50页
   ·并联机器人精度分析第50-52页
     ·位姿参数变化对机器人精度的影响第50页
     ·结构参数变化对机器人精度的影响第50-52页
   ·误差补偿方法第52-54页
     ·位姿精度补偿建模第52-53页
     ·计算实例第53-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6章 平面并联机器人样机及实验第55-60页
   ·物理样机简介第55-57页
     ·样机的硬件组成第55-57页
     ·样机的控制软件第57页
   ·样机的改进与实验第57-59页
     ·样机的改进第57-58页
     ·样机实验第58-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详细摘要第67-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船用管马鞍形机器人切割和焊接系统研究
下一篇:基于ARM和DS18B20的温度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