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河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14页
   ·论文选题的背景第10-11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页
   ·研究思路和结构第11-14页
     ·研究思路第11-12页
     ·研究结构第12-14页
2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第14-17页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第14-15页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研究第15-17页
3 研究区概况第17-24页
   ·自然地理状况第18-19页
     ·地形地貌第18页
     ·气候条件第18页
     ·水文状况第18页
     ·土壤类型第18-19页
     ·植被状况第19页
   ·经济社会特征第19-20页
     ·经济发展第19页
     ·人民生活第19-20页
     ·农业生产第20页
   ·资源环境特征第20-24页
     ·水资源现状第20-21页
     ·森林资源现状第21页
     ·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状况第21-22页
     ·废气排放及处理状况第22页
     ·自然灾害损失状况第22-24页
4 河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概述第24-33页
   ·评价方法第24-27页
     ·可持续发展现状能力比较评价方法第24-25页
     ·可持续发展动态比较评价方法第25-26页
     ·社会、环境与经济分系统协调度评价第26-27页
   ·评价指标体系第27-31页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原则第27-28页
     ·指标体系的内容第28-30页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0-31页
   ·评价内容第31-32页
   ·评价数据来源第32-33页
5 河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现状能力比较评价分析第33-48页
   ·经济效率分系统各指标能力比较特征第33-35页
     ·经济发展子系统各指标比较特征第33-34页
     ·资源环境效率子系统各指标比较特征第34-35页
   ·社会进步分系统各指标能力比较特征第35-39页
     ·人口发展子系统各指标比较特征第35-36页
     ·生活质量子系统各指标比较特征第36-38页
     ·社会公平子系统各指标比较特征第38-39页
   ·环境持续分系统各指标能力比较特征第39-42页
     ·资源状况子系统各指标比较特征第39-40页
     ·污染状况子系统各指标比较特征第40-41页
     ·生态状况子系统各指标比较特征第41-42页
   ·区域可持续发展现状能力各系统层比较特征第42-48页
     ·子系统层比较特征第42-43页
     ·分系统层比较特征第43-45页
     ·总系统层比较特征第45-48页
6 河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及其比较分析第48-63页
   ·经济效率分系统层各子系统动态比较特征第48-49页
     ·经济发展子系统动态比较特征第48页
     ·资源环境效率子系统动态比较特征第48-49页
   ·社会进步分系统层各子系统动态比较特征第49-53页
     ·人口发展子系统动态比较特征第49-50页
     ·生活质量子系统动态比较特征第50-51页
     ·社会公平子系统动态比较特征第51-53页
   ·环境持续分系统层各子系统动态比较特征第53-57页
     ·资源状况子系统动态比较特征第53-55页
     ·污染状况子系统动态比较特征第55-56页
     ·生态状况子系统动态比较特征第56-57页
   ·区域可持续发展各系统层动态比较特征第57-60页
     ·经济效率分系统层动态比较特征第57-58页
     ·社会进步分系统层动态比较特征第58页
     ·环境持续分系统层动态比较特征第58-59页
     ·区域可持续发展总系统层动态比较特征第59-60页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度评价第60-63页
     ·社会进步与经济效率分系统协调度评价第60-61页
     ·环境持续与经济效率分系统协调度评价第61-63页
7 结论与讨论第63-66页
   ·主要结论第63-65页
     ·区域可持续发展现状能力比较评价主要结论第63-64页
     ·区域可持续发展动态比较评价主要结论第64-65页
   ·有待完善之处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附录第69-91页
致谢第91-93页
攻取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吸附和氧化相结合处理工业废水的新方法
下一篇:中国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