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前言第11-13页
1 理论综述第13-24页
   ·自我同一性第13-16页
     ·自我同一性的概念第13-14页
     ·自我同一性的类型第14-15页
     ·自我同一性的测量第15-16页
     ·自我同一性的研究现状第16页
   ·社会支持第16-20页
     ·社会支持的概念第16-17页
     ·社会支持的分类第17-18页
     ·社会支持的测量第18-19页
     ·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主观幸福感第20-24页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第20-21页
     ·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第21-22页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第22-23页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第23-24页
2 问题的提出第24-25页
   ·研究意义与目的第24页
     ·研究意义第24页
     ·研究目的第24页
   ·研究方法第24-25页
3 研究程序设计第25-27页
   ·研究对象第25页
   ·研究假设第25页
   ·研究工具第25-27页
     ·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第25-26页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第26页
     ·主观幸福感量表第26-27页
4 研究结果第27-42页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基本特点分析第27-30页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各类型描述统计分析第27-28页
     ·被测试变量(性别、年级、专业)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影响第28-29页
     ·不同学历层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各类型与总分的差异检验第29-30页
   ·大学生社会支持基本特点分析第30-32页
     ·大学生社会支持各维度描述统计分析第30-31页
     ·被测试变量(性别、年级、专业)对大学生社会支持影响第31页
     ·不同学历层次大学生社会支持各维度与总分的差异检验第31-32页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基本特点分析第32-35页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各维度描述统计分析第32-33页
     ·被试变量(性别、年级、专业)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第33-34页
     ·不同学历层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与总分的差异检验第34-35页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第35-37页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第35页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第35-36页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第36-37页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变量与各预测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第37-38页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第37页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对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第37-38页
     ·大学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第38页
   ·社会支持在自我同一性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第38-42页
5 分析与讨论第42-49页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特点第42-43页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基本特点分析第42页
     ·不同群体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况分析第42-43页
   ·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特点第43-45页
     ·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基本特点分析第43-44页
     ·不同群体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分析第44-45页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第45-47页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特点分析第45-46页
     ·不同群体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分析第46-47页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第47页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第47页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第47-48页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变量与各预测变量的回归分析第48页
   ·大学生社会支持在自我同一性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第48-49页
6 结论第49-51页
7 研究不足及展望第51-52页
   ·研究不足第51页
   ·研究展望第51-52页
8 教育研究建议第52-55页
   ·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健康完善的同一性人格第52页
   ·全面建构学生社会支持体系,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第52-53页
   ·促进良好情绪体验,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第53-55页
     ·营造积极正确的自我概念第53页
     ·正确归因,增强控制感第53-54页
     ·理性应对挫折第54页
     ·培养健康、和谐的人际环境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第58-64页
 附录一第58-61页
 附录二第61-62页
 附录三第62-64页
后记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医疗道德冲突及其行为选择
下一篇:高幸福感女性教师婚姻历程的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