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裂缝形态导流能力的数字化方法及其规律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9-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发展趋势 | 第12页 |
| ·研究内容及技术思路 | 第12-14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技术思路 | 第13-14页 |
| ·完成工作量及主要成果认识 | 第14-15页 |
| 第2章 岩石裂缝特征研究及数字化方法简介 | 第15-32页 |
| ·岩石裂缝特征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 ·岩石裂缝特征研究的难点及发展趋势 | 第15-17页 |
| ·裂缝壁面形态数字化方法 | 第17-22页 |
| ·激光三维扫描测量系统 | 第18页 |
| ·裂缝壁面吻合度 | 第18-19页 |
| ·吻合度与裂缝特征的关系 | 第19-21页 |
| ·吻合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 ·数字化方法的实现过程 | 第22-24页 |
| ·数字化方法的应用 | 第24-26页 |
| ·裂缝导流能力与闭合规律研究 | 第24-25页 |
| ·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研究 | 第25-26页 |
| ·已建立的裂缝闭合模型的缺陷 | 第26-32页 |
| ·岩石裂缝闭合模型和导流能力预测模型 | 第27-30页 |
| ·模型存在的缺陷 | 第30-32页 |
| 第3章 裂缝闭合模型与流体流动模型的研究 | 第32-42页 |
| ·岩石裂缝闭合模型 | 第32-36页 |
| ·纵向变形量和闭合应力之间的关系 | 第32-36页 |
| ·岩石裂缝内流体流动模型 | 第36-40页 |
| ·裂缝开度 | 第36-37页 |
| ·渗透率与裂缝宽度关系分析 | 第37-39页 |
| ·酸蚀裂缝导流能力预测模型 | 第39-40页 |
| ·岩石裂缝闭合模型和流体流动模型的小结 | 第40-42页 |
| 第4章 模型验证 | 第42-67页 |
| ·岩石裂缝闭合模型验证 | 第42-50页 |
| ·裂缝导流能力验证 | 第50-62页 |
| ·岩心裂缝渗透率的测定 | 第50-53页 |
| ·实验设计及装置 | 第50-51页 |
| ·实验方法与过程 | 第51-53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3页 |
| ·模型计算与实验结果结果对比分析 | 第53-62页 |
| ·导流能力预测模型与之前模型的对比 | 第62-65页 |
| ·认识与讨论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