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0-23页 |
(一) 研究问题的缘起 | 第10-11页 |
1.印度软件行业及印度理工学院的出色表现值得关注 | 第10-11页 |
2.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切实之需 | 第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1.有关印度理工学院的研究 | 第11-15页 |
2.有关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 | 第15-19页 |
(三) 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1.印度理工学院 | 第19页 |
2.世界一流大学 | 第19-20页 |
(四)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研究目的 | 第20页 |
2.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五)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第21-23页 |
1.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2.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一、印度理工学院的创建 | 第23-31页 |
(一)印度理工学院创建的背景 | 第23-26页 |
1.印度社会对科学技术重视的传统 | 第23-24页 |
2.印度政府加强科学技术机构的建设 | 第24-25页 |
3.印度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落后 | 第25-26页 |
(二) 印度理工学院的创建历程 | 第26-28页 |
(三) 印度理工学院创建的办学理念 | 第28-30页 |
(四) 印度理工学院在印度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 第30-31页 |
二、印度理工学院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具体举措 | 第31-65页 |
(一) 创新管理体制 | 第31-37页 |
1.中央政府对印度理工学院的管理 | 第32-34页 |
2.各学院层级的管理机构 | 第34-36页 |
3.专门法案保证学校学术自治 | 第36-37页 |
(二) 全方位汇聚高水平人才 | 第37-51页 |
1.一流的师资队伍 | 第37-40页 |
2.百里挑一的学生 | 第40-43页 |
3.博采众长的课程 | 第43-50页 |
4.优越的教学条件 | 第50-51页 |
(三) 确保充分的物质保障 | 第51-56页 |
1.创建时期的国际支持为学校发展奠定基础 | 第51-53页 |
2.印度政府的财政投入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第53页 |
3.多渠道的资金来源为学校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 第53-56页 |
(四) 开展左右逢源的国际合作 | 第56-65页 |
1.印度理工学院国际合作的渊源 | 第57-58页 |
2.印度理工学院国际合作的发展 | 第58-60页 |
3.个案研究——坎普尔分校国际合作的历史与发展 | 第60-65页 |
三、印度理工学院迈向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的成就与挑战 | 第65-74页 |
(一) 印度理工学院迈向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的成就 | 第65-69页 |
1.优秀毕业生层出不穷 | 第65-66页 |
2.作为学校形象大使的校友受到全球的认可 | 第66-68页 |
3.学校成为印度国家高新科技研发的重要基地 | 第68页 |
4.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上成绩优异 | 第68-69页 |
(二) 印度理工学院迈向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的挑战 | 第69-74页 |
1.严酷的JEE考试衍生出大量“影子教育” | 第69-70页 |
2.“人才外流”还是“海外银行” | 第70-71页 |
3.政府强制预留政策,要“公平”还是“质量” | 第71-72页 |
4.优质师资供不应求,如何确保数量和质量双重目标 | 第72页 |
5.强压还是放任,学生个性如何保障 | 第72-74页 |
四、印度理工学院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第74-81页 |
(一) 树立以学术为中心的管理体制 | 第74-75页 |
(二) 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开展各项活动 | 第75-76页 |
(三) 以开放的心态积极争取与国际一流的机构开展合作 | 第76-78页 |
(四) 公开、透明高校的经费使用明细 | 第78-79页 |
(五) 创设良好环境,网罗一流人才 | 第79页 |
(六) 重视并开发校友资源 | 第79-81页 |
结语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