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疲劳的结构及其发生机制--基于不同助人群体的检验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共情疲劳的概念 | 第10-11页 |
·共情疲劳的结构 | 第11-12页 |
·共情疲劳的测量 | 第12-15页 |
·共情疲劳的发生机制 | 第15-19页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构想 | 第19-24页 |
·问题提出 | 第19-20页 |
·研究意义 | 第20-22页 |
·研究构想 | 第22-24页 |
3 研究一 共情疲劳的结构研究 | 第24-32页 |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研究假设 | 第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研究结果 | 第26-29页 |
·讨论 | 第29-32页 |
4 研究二 共情疲劳的发生机制 | 第32-51页 |
·研究目的 | 第32页 |
·研究假设 | 第32-33页 |
·研究方法 | 第33-35页 |
·研究结果 | 第35-42页 |
·讨论 | 第42-51页 |
5 总体讨论 | 第51-58页 |
·共情疲劳在我国助人群体中的结构 | 第51-52页 |
·共情疲劳的发生机制 | 第52-53页 |
·本研究对维护助人群体心理健康的启示 | 第53-55页 |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55-56页 |
·本研究的展望 | 第56-58页 |
6 研究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附录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