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苏云金杆菌aiiA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产物抗细菌性病害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36页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第13-23页
     ·革兰氏阴性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信号分子第14-17页
     ·AHL 类信号分子的合成第17-18页
     ·几种革兰氏阴性细菌群体感应类型第18-23页
       ·海洋费氏弧菌(Vibrio fischeri)群体感应系统第18-20页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群体感应系统第20-22页
       ·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群体感应系统第22页
       ·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群体感应系统第22-23页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第23-25页
     ·革兰氏阳性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概况第23-24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群体感应系统第24-25页
   ·细菌种间的群体感应系统第25-28页
     ·细菌种间群体感应系统的概况第25-26页
     ·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群体感应系统第26-28页
   ·群体感应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第28-29页
   ·AHL 降解酶的研究进展第29-35页
     ·AHL-内酯酶第29-34页
       ·AHL-内酯酶概述第29-31页
       ·AHL-内酯酶结构特性第31-33页
       ·AHL-内酯酶活性检测第33-34页
     ·AHL-酰胺酶第34-35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5-36页
第2章 苏云金芽胞杆菌 aiiA 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6-77页
   ·材料和方法第36-42页
     ·实验材料第36页
       ·质粒和菌株第36页
       ·试剂第36页
       ·缓冲液第36页
     ·实验方法第36-42页
       ·引物设计第36-37页
       ·质粒DNA 的制备第37-38页
       ·基因组DNA 的制备第38页
       ·aiiA 基因的克隆第38-41页
       ·16S rRNA 基因的克隆第41-42页
       ·基因测序与数据处理第42页
   ·结果与分析第42-73页
     ·克隆aiiA 基因的Bt 菌株的种属分析第42-48页
     ·aiiA 基因的PCR 扩增和分子克隆第48-56页
     ·AHL-Lactonase 结构分析第56-73页
       ·AHL-Lactonase 理化表征分析第56-59页
       ·AHL-Lactonase 的同源性分析第59-62页
       ·AHL-Lactonase 亲水性分析第62-64页
       ·AHL-Lactonase 活性结构域预测第64-66页
       ·AHL-Lactonase 空间结构分析第66-70页
       ·AHL-Lactonase 进化树分析第70-73页
   ·小结与讨论第73-77页
第3章 含 aiiA 基因工程菌的表达及其抗病活性分析第77-101页
   ·材料和方法第77-87页
     ·实验材料第77-78页
       ·菌株与质粒第77页
       ·试剂第77页
       ·培养基第77页
       ·缓冲液第77-78页
       ·仪器第78页
     ·实验方法第78-87页
       ·表达载体构建第78-82页
       ·外源基因的诱导表达及表达条件优化第82-84页
       ·GST-AHL-Lactonase 包涵体的制备与变性及复性第84-85页
       ·可溶性表达AHL-Lactonase-B15 的分离纯化第85-86页
       ·AHL-Lactonase 活性的检测第86页
       ·AHL-Lactonase 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杆菌抗病性测定第86-87页
   ·结果与分析第87-97页
     ·GST-AHL-Lactonase 包涵体的表达第87-92页
       ·诱导时间对GST-AHL-Lactonase 表达的影响第87页
       ·培养温度对GST-AHL-Lactonase 表达的影响第87-88页
       ·IPTG 浓度对GST-AHL-Lactonase 表达的影响第88-89页
       ·GST-AHL-Lactonase 变性复性第89-90页
       ·复性后GST-AHL-Lactonase 活性检测第90-91页
       ·复性后GST-AHL-Lactonase 的抗病性测定第91-92页
     ·AHL-Lactonase 的可溶性表达第92-97页
       ·IPTG 浓度对AHL-Lactonase-B15 表达的影响第92-93页
       ·诱导表达温度和时间对AHL-Lactonase-B15 表达的影响第93-95页
       ·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结果第95页
       ·AHL-Lactonase-B15 活性的检测第95-96页
       ·AHL-Lactonase-B15 抗病性测定第96-97页
   ·小结与讨论第97-101页
第4章 AHL-Lactonase-B15 酶动力学研究第101-113页
   ·材料和方法第101-103页
     ·实验材料第101页
       ·菌株第101页
       ·试剂第101页
       ·仪器第101页
     ·实验方法第101-103页
       ·AHL-Lactonase-B15 的分离纯化及纯度鉴定第101页
       ·AHL-Lactonase-B15 蛋白含量的测定第101页
       ·AHL-Lactonase-B15 活力测定方法第101-102页
       ·温度对AHL-Lactonase-B15 活力影响测定的方法第102-103页
       ·pH 对AHL-Lactonase-B15 活力影响测定的方法第103页
       ·动力学参数Km 值确定的方法第103页
   ·结果与分析第103-111页
     ·底物含量与HPLC 峰面积的关系第103-105页
     ·温度对AHL-Lactonase-B15 活力的影响第105-107页
     ·pH 对AHL-Lactonase-B15 活力的影响第107-109页
     ·AHL-Lactonase-B15 动力学参数第109-111页
   ·小结与讨论第111-113页
第5章 苏云金芽胞杆菌 LLB19 发酵培养基配方优化及发酵 培养基对 AHL 的降解作用第113-126页
   ·材料和方法第113-115页
     ·实验材料第113页
       ·菌株第113页
       ·培养基第113页
     ·实验方法第113-115页
       ·发酵培养条件第113页
       ·芽胞量测定第113页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第113-114页
       ·发酵培养基对AHL 影响分析第114-115页
   ·结果与分析第115-125页
     ·单因子实验第115-117页
       ·碳源单因子第115-116页
       ·氮源单因子第116-117页
     ·Plackett-Burman 设计法筛选培养基中影响发酵液芽胞产量的重要因子第117-118页
     ·爬坡路径方法确定发酵培养基重要影响因子的最适浓度范围第118-119页
     ·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发酵培养基最佳浓度配方第119-123页
     ·模型验证第123页
     ·发酵培养基对AHL 影响分析第123-125页
   ·小结与讨论第125-126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26-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41页
附录第141-142页
致谢第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移动Agent信任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形状的曲率表示与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