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章 《列国志传》编撰与批评研究的几个问题及主要版本比较 | 第14-32页 |
第一节 《列国志传》创作与批评研究的几个问题 | 第14-20页 |
第二节 《列国志传》的主要版本情况 | 第20-32页 |
第二章 《列国志传》创作论 | 第32-74页 |
第一节 《列国志传》的编撰背景 | 第32-38页 |
第二节 《列国志传》创作的指导思想及深层意蕴 | 第38-49页 |
第三节 《列国志传》创作的模式 | 第49-59页 |
第四节 《列国志传》的虚构艺术 | 第59-64页 |
第五节 《列国志传》对《三国志演义》喜剧性情节的借鉴 | 第64-74页 |
第三章 《列国志传》批评论 | 第74-102页 |
第一节 《按鉴演义全像列国评林》中的小说批评 | 第74-85页 |
第二节 《新镌陈眉公先生批评春秋列国志传》中的小说批评 | 第85-92页 |
第三节 评林本和陈批本对《列国志传》的文本诠释 | 第92-98页 |
第四节 《三国志演义》对《列国志传》批评的影响 | 第98-102页 |
第四章 《列国志传》对后世列国小说的影响 | 第102-112页 |
第一节 《列国志传》之后的列国系统的历史演义小说创作 | 第102-104页 |
第二节 《列国志传》对后世列国小说的影响 | 第104-112页 |
结语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19-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
个人简历 | 第121-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