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14-15页 |
·创新点 | 第14页 |
·难点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2 党对国统区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背景 | 第16-25页 |
·国统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重要性 | 第16-18页 |
·国统区青年学生群体健康发展的必然需求 | 第16-17页 |
·中国共产党争夺青年,赢得革命胜利的必然需要 | 第17-18页 |
·国共两党后方统治的社会情况对比 | 第18-20页 |
·国民党统治下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 | 第18-19页 |
·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社会情况 | 第19-20页 |
·国民党对其统治区内青年学生的控制 | 第20-23页 |
·利用三民主义青年团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控制 | 第20-22页 |
·设置青年复学就业辅导委员会稳固青年 | 第22-23页 |
·国统区青年学生的思想状态 | 第23-25页 |
·盲目相信国民党的正统统治 | 第23页 |
·普遍对内战持反对意见 | 第23-24页 |
·对共产党和平民主政治主张逐渐了解 | 第24-25页 |
3 党对国统区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实践 | 第25-51页 |
·党在国统区工作的方针策略 | 第25-27页 |
·党在国统区工作的方针政策 | 第25-26页 |
·党在国统区工作的策略原则 | 第26-27页 |
·党对国统区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思路 | 第27-31页 |
·建立能争取广大中间分子的青年学生组织 | 第28页 |
·争取和利用国统区统一战线团体 | 第28-29页 |
·以迂回教育方式启发学生觉悟 | 第29-30页 |
·积极应对国民党三青团的反共行动 | 第30-31页 |
·党对国统区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准备 | 第31-34页 |
·解放战争以前党的组织基础 | 第31页 |
·设立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 | 第31-32页 |
·形成国统区的中央局建制 | 第32-33页 |
·建立党在国统区的基层青年学生组织 | 第33-34页 |
·党对国统区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日常措施 | 第34-37页 |
·掌握学生自治会领导权 | 第34-35页 |
·搞好学校中党的自身建设 | 第35-37页 |
·党对国统区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践 | 第37-46页 |
·领导一二·一运动 | 第37-39页 |
·发起抗议美军暴行运动 | 第39-42页 |
·指导五·二○运动 | 第42-44页 |
·深化反饥饿、反迫害运动 | 第44-46页 |
·党对国统区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作用 | 第46-51页 |
·在国统区有效争取了青年,获得了广泛政治认同 | 第47-48页 |
·推动了解放战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 第48页 |
·沉重打击了美蒋反动派,促进了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 | 第48-49页 |
·积蓄了革命力量,锻炼和培养了干部 | 第49-51页 |
4 党对国统区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 第51-61页 |
·党对国统区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 | 第51-55页 |
·坚持以爱国主义号召统帅青年学生 | 第51-52页 |
·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 第52-53页 |
·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及时做出正确决策 | 第53-54页 |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获取广泛群众支持 | 第54-55页 |
·党对国统区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启示 | 第55-61页 |
·坚持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抓牢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 | 第55-56页 |
·坚定理想信念教育,把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 第56-57页 |
·坚持爱国主义教育,抓好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 | 第57-58页 |
·维护学生切身利益,找准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立足点 | 第58-59页 |
·采用多种方法,建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形式 | 第59页 |
·防微杜渐,增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 | 第59-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