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芯片识别系统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引言 | 第9页 |
|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基因芯片技术介绍 | 第10-12页 |
| ·基因芯片技术的主要步骤 | 第10-11页 |
| ·基因芯片图像的采集 | 第11-12页 |
| ·基因芯片识别系统介绍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图像预处理 | 第13-14页 |
| ·基因芯片图像识别 | 第14页 |
| ·数据提取和数据分析 | 第14-15页 |
| ·基因芯片识别系统应用领域 | 第15-16页 |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 第2章 基因芯片图像预处理 | 第17-27页 |
| ·引言 | 第17页 |
| ·图像灰度化 | 第17-18页 |
| ·图像滤波 | 第18-22页 |
| ·中值滤波 | 第19-20页 |
| ·自适应中值滤波 | 第20-22页 |
| ·图像增强 | 第22-25页 |
| ·直方图均衡化 | 第22-24页 |
| ·对比度增强法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 第3章 基因芯片图像识别 | 第27-38页 |
| ·引言 | 第27页 |
| ·图像网格定位 | 第27-31页 |
| ·投影法网格定位 | 第27-29页 |
| ·改进的网格定位算法 | 第29-31页 |
| ·图像分割 | 第31-36页 |
| ·阈值分割算法 | 第32页 |
| ·迭代法 | 第32-33页 |
| ·最大类间差算法 | 第33-34页 |
| ·最小误差阈值算法 | 第34-36页 |
| ·边缘检测算法 | 第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第4章 数据提取和数据分析 | 第38-48页 |
| ·引言 | 第38页 |
| ·数据提取的主要参数 | 第38-39页 |
| ·基因样点平均灰度 | 第38页 |
| ·基因样点形态参数 | 第38-39页 |
| ·数据提取方法 | 第39-40页 |
| ·平均灰度和面积的计算 | 第39页 |
| ·周长和圆度的计算 | 第39-40页 |
| ·数据分析 | 第40-47页 |
| ·k 均值聚类算法 | 第41-43页 |
| ·层次聚类分析法 | 第43-45页 |
| ·模糊聚类分析法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5章 实验与结果 | 第48-59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基因芯片图像的来源 | 第48-51页 |
| ·基因芯片制备原理 | 第49页 |
| ·基因芯片设计 | 第49-51页 |
| ·基因芯片图像分析 | 第51-53页 |
| ·基因芯片图像预处理 | 第51-52页 |
| ·基因芯片图像识别 | 第52-53页 |
| ·数据提取和数据分析 | 第53-56页 |
| ·k 均值聚类分析 | 第55页 |
| ·层次聚类分析 | 第55-56页 |
| ·模糊聚类分析 | 第56页 |
| ·效果评估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6章 全文总结 | 第59-62页 |
|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 | 第59页 |
|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59-60页 |
| ·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作者简介 | 第65-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