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7-11页 |
一 论题的提出 | 第7-8页 |
(一) 学校客观现状对教学模式研究的需求 | 第7页 |
(二) 传统的教育体制对学生成长的制约 | 第7页 |
(三) 新课程改革及新高考方案改革呼唤教学方式的变革 | 第7-8页 |
二.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第8-9页 |
(一) 有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 第8页 |
(二) 有助于构建适合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教学方式 | 第8页 |
(三) 有助于推动新课程改革 | 第8页 |
(四)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 第8-9页 |
三. 概念界定 | 第9-11页 |
(一) 教学模式的概念 | 第9页 |
(二) 三导教学模式研究的内涵 | 第9-11页 |
第一章 三导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研究 | 第11-18页 |
一. 三导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11-12页 |
(一) 问题教学模式 | 第11页 |
(二) 发现学习教学模式 | 第11页 |
(三) 导学和探究教学模式 | 第11-12页 |
二. 三导教学模式的实施及操作 | 第12-16页 |
(一) 导学 | 第12-13页 |
(二) 导研 | 第13-15页 |
(三) 导评 | 第15-16页 |
(四) 三导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流程 | 第16页 |
三. 三导教学模式与其他相关教学模式的区别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三导教学模式的管理策略研究 | 第18-30页 |
一. 教学模式管理的内涵 | 第18页 |
二. 新课程背景下实施三导教学模式的问题分析 | 第18-19页 |
(一) 教师教学理念方面的冲突 | 第18-19页 |
(二) 教师自我角色的不适应 | 第19页 |
(三) 学生学习方式的不适应 | 第19页 |
三. 三导教学模式的管理策略 | 第19-30页 |
(一) 以校本培训为抓手,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 第20-21页 |
(二) 以课堂为载体,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 第21-23页 |
(三) 以课堂为阵地,转变教师的角色 | 第23-25页 |
(四) 以自主、探究为立足点,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 第25-27页 |
(五) 坚持方法性、多元化,革新学生的学习方式 | 第27-30页 |
第三章 建立利于三导教学模式管理的保障机制 | 第30-38页 |
一. 建立利于本模式实施的校本培训管理机制 | 第30-32页 |
(一) 建立健全校本培训的管理组织和制度 | 第30-31页 |
(二) 制定科学可行的运行机制 | 第31页 |
(三) 建立本模式研究的奖惩机制 | 第31-32页 |
二. 建立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保障机制 | 第32-33页 |
(一) 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现状 | 第32页 |
(二) 创设探究情境,形成民主、和谐的氛围 | 第32-33页 |
(三) 创设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第33页 |
三. 简化操作,保障教学模式的灵活实用 | 第33-35页 |
(一) 做到微型化,形态小巧,灵活多姿 | 第33-34页 |
(二) 做到活动化,立足探究,注重实践 | 第34页 |
(三) 做到校本化,切合实际,普遍适用 | 第34-35页 |
三 导教学模式的实践反思 | 第35-38页 |
(一)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 第35页 |
(二) 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更新 | 第35-36页 |
(三) 问题及思考 | 第36-38页 |
结束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