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前言 | 第8-14页 |
|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 二、乡村(农村)教育的概念界定 | 第10页 |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五、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12页 |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第12-14页 |
| 第1章 傅葆琛生活时代背景及生平简介 | 第14-18页 |
|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教育概况 | 第14-16页 |
| ·傅葆琛生平及教育活动简介 | 第16-18页 |
| 第2章 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18-25页 |
| ·关于乡村教育原因的论述 | 第18-20页 |
| ·关于乡村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的论述 | 第20-22页 |
| ·关于乡村教育肩负的使命的论述 | 第22-25页 |
| 第3章 对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的评价 | 第25-28页 |
| ·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的进步性 | 第25-26页 |
| ·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 第26-28页 |
| 第4章 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 第28-33页 |
| ·新农村建设应将教育放在首要位置,走人才兴村、教育富民之路 | 第28-29页 |
| ·摒弃传统办学的城市取向,立足农村,服务新农村建设 | 第29-31页 |
| ·知识分子深入民间,走与农民相结合的道路 | 第31页 |
| ·重视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打造新农村建设的知识根基 | 第31-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