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1页 |
| 第1章 概述 | 第11-21页 |
| ·绝对安全性 | 第11-13页 |
| ·量子密钥分配 | 第13-14页 |
| ·基于信息论的绝对安全性证明方法 | 第14-17页 |
| ·基于纠缠提纯的安全性证明 | 第17-18页 |
| ·安全强度 | 第18-19页 |
| ·可能漏洞 | 第19页 |
| ·本人所作的工作 | 第19-21页 |
| 第2章 连续变量类协议 | 第21-31页 |
| ·综述 | 第21-22页 |
| ·连续变量协议的物理实现 | 第22-23页 |
| ·高斯后向调制(Reconciliation)协议的纠错复杂性 | 第23-31页 |
| ·举例说明 | 第24-25页 |
| ·所需纠错码的计算复杂性 | 第25-31页 |
| 第3章 二进制反向调谐连续变量协议的安全性 | 第31-51页 |
| ·介绍 | 第31-32页 |
| ·协议运行方式 | 第32-33页 |
| ·当密钥无穷长的时候得密钥量 | 第33-35页 |
| ·密钥量的下限 | 第35-46页 |
| ·Eve相对于Alice的测量结果X的条件熵S(E|X) | 第36-37页 |
| ·Alice和Eve间的互信息量S(X:E) | 第37-39页 |
| ·Eve基于Bob测量结果Y的条件熵S(E|Y) | 第39-45页 |
| ·Eve和Bob间的互信息量S(Y:E) | 第45-46页 |
| ·最大本征值和本征态 | 第46-48页 |
| ·数值仿真 | 第48-50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第4章:差分相位协议在无误码时的绝对安全性 | 第51-69页 |
| ·介绍 | 第51页 |
| ·等效协议 | 第51-55页 |
| ·协议1-原始协议 | 第51-52页 |
| ·协议2 | 第52-53页 |
| ·协议3 | 第53-54页 |
| ·协议4 | 第54-55页 |
| ·安全性讨论 | 第55-57页 |
| ·安全性证明 | 第57-67页 |
| ·Eve的态在(?)的轮换下不变 | 第57-62页 |
| ·Eve的信息 | 第62-66页 |
| ·密钥量的下限 | 第66-67页 |
| ·二项分布时的密钥量 | 第67-69页 |
| 第5章:维度未知系统的绝对安全性 | 第69-81页 |
| ·引言 | 第69页 |
| ·协议 | 第69-73页 |
| ·通过观测量来估计L_1距离 | 第73-77页 |
| ·方案2的安全性 | 第77-79页 |
| ·应用 | 第79-81页 |
| 第6章:总结和展望 | 第81-83页 |
| 附录 | 第83-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101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1-103页 |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