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3-33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问题提出 | 第14-20页 |
·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意义 | 第20-2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2-26页 |
·关于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理论研究 | 第22-23页 |
·关于走向社会中心与高等教育功能释放统一性的研究 | 第23-24页 |
·关于河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 | 第24-26页 |
·相关概念辨析 | 第26-29页 |
·高等教育与大学 | 第26-28页 |
·高等教育功能与高等学校职能 | 第28-29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9-33页 |
·研究思路 | 第29-32页 |
·研究方法 | 第32-33页 |
第2章 高等教育从边缘走向中心的理论渊源及演进 | 第33-54页 |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基本理念的形成和发展 | 第33-38页 |
·边缘——中心理论的基本认知 | 第33-34页 |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主要观点 | 第34-36页 |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理念的衍生 | 第36-38页 |
·高等教育走向中心的基本内涵和条件 | 第38-41页 |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基本内涵 | 第38-39页 |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基本条件 | 第39-41页 |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基本特征 | 第41-46页 |
·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同益凸现 | 第41-44页 |
·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具有前沿性和职业倾向性 | 第44-45页 |
·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 | 第45-46页 |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基本原则 | 第46-53页 |
·秉持原有的"品质",坚持适应与超越统一的原则 | 第46-48页 |
·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实现多元化 | 第48-49页 |
·拥有完备的、不断分化与整合的功能系统和机制 | 第49-51页 |
·建立与区域社会良性互动发展的系统和机制 | 第51-52页 |
·政府支持和社会认可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3章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发轫阶段(1949—1985) | 第54-86页 |
·建国后28年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回顾(1949-1977) | 第54-62页 |
·河北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萌芽阶段 | 第54-56页 |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探索阶段 | 第56-60页 |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停滞阶段 | 第60-62页 |
·改革开放初期河北省高等教育的调整与重构(1978-1985) | 第62-82页 |
·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社会需求 | 第62-66页 |
·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推动 | 第66-73页 |
·河北省高等教育资源的重新聚合 | 第73-82页 |
·小结 | 第82-86页 |
第4章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中心的稳步发展时期(1986-1992) | 第86-113页 |
·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需求 | 第86-93页 |
·国际高等教育理念影响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 第86-87页 |
·政治经济需求带给高等教育历史发展机遇 | 第87-89页 |
·社会结构变迁促进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 | 第89-91页 |
·自我价值的实现形成高等教育的群众基础 | 第91-93页 |
·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推动 | 第93-98页 |
·以社会经济发展为逻辑起点,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 第93-95页 |
·还原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功能,推动高等院校科研发展 | 第95-97页 |
·高等教育的服务功能开始显现,社会服务工作逐渐展开 | 第97-98页 |
·河北省高等教育稳步走向中心的策略与行动 | 第98-110页 |
·河北省高等教育的经济社会位置尚处边缘 | 第98-99页 |
·河北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初步改革 | 第99-104页 |
·河北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进步明显 | 第104-109页 |
·河北省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工作已露端倪 | 第109-110页 |
·小结 | 第110-113页 |
第5章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中心的快速发展时期(1993-今) | 第113-151页 |
·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需求 | 第113-118页 |
·知识经济挑战——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外部动力 | 第113-115页 |
·世界教育潮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内在逻辑 | 第115-117页 |
·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现实推力 | 第117-118页 |
·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推动 | 第118-126页 |
·市场调节——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完善与发展 | 第119-121页 |
·素质教育——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 第121-122页 |
·科技创新——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功能逐渐彰显 | 第122-123页 |
·"产学研"结合——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功能渐趋形成 | 第123-126页 |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实践与探索 | 第126-148页 |
·河北省高等教育经济社会位置向中心推进 | 第126-128页 |
·河北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继承与超越 | 第128-142页 |
·河北省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的进步与发展 | 第142-148页 |
·小结 | 第148-151页 |
第6章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中心的思考与展望 | 第151-220页 |
·河北省高等教育从适应到引导再到超越社会的求索历程 | 第151-177页 |
·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基石 | 第151-161页 |
·从人才培养到发展科学,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核心 | 第161-172页 |
·直接服务于社会,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现实能力 | 第172-177页 |
·走向中心,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 第177-195页 |
·主体发展动力不足:精英与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困惑 | 第177-182页 |
·持续发展能力欠缺: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功能有待提高 | 第182-189页 |
·系统内竞争和合作能力贫乏:高等院校定位问题亟待解决 | 第189-193页 |
·系统间物质与能量交换不畅:高等教育与社会互动机制尚待完善 | 第193-195页 |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国际比较研究 | 第195-211页 |
·高等院校走向社会中心外部驱动力的培植 | 第196-200页 |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内部驱动力的培植 | 第200-204页 |
·高等教育与社会互动发展力的培植 | 第204-211页 |
·河北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策略与建议 | 第211-220页 |
·确立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科学理念 | 第211-213页 |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建立分工合理的功能体系 | 第213-215页 |
·增加经费投入,提高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 第215-217页 |
·推动高等教育与社会互动发展,构建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机制 | 第217-220页 |
第7章 结语 | 第220-2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25-233页 |
致谢 | 第2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