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通进银台封驳司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绪论 | 第12-18页 |
第一章 通进银台封驳司成立的历史背景 | 第18-41页 |
第一节 通进银台封驳司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产物 | 第18-25页 |
第二节 通进银台封驳司是宋"防弊"的需要 | 第25-28页 |
第三节 通进银台封驳司是以文治国理念的表现 | 第28-34页 |
第四节 通进银台封驳司是宋初行政机构的创新 | 第34-41页 |
第二章 宋通进银台封驳司的渊源与兴废 | 第41-57页 |
第一节 宋以前掌控信息的中央机构 | 第41-48页 |
第二节 宋太宗对中央机构的改革 | 第48-53页 |
第三节 通进银台封驳司的兴废 | 第53-57页 |
第三章 通进银台封驳司机构组成 | 第57-72页 |
第一节 通进司 | 第57-60页 |
第二节 银台司 | 第60-64页 |
第三节 看详银台司文所 | 第64页 |
第四节 发敕司 | 第64-66页 |
第五节 门下封驳司 | 第66-68页 |
第六节 进奏院 | 第68-72页 |
第四章 通进银台封驳司的职能 | 第72-96页 |
第一节 公文文书的发送 | 第72-74页 |
第二节 公文文书的审查 | 第74-77页 |
第三节 公文的保密 | 第77-79页 |
第四节 文书的登记留底、归类、编目、贴写摘要 | 第79-81页 |
第五节 封驳职能 | 第81-90页 |
第六节 谏诤职能 | 第90-94页 |
第七节 行政监督的职能 | 第94-96页 |
第五章 通进银台封驳司长官的选任情况 | 第96-124页 |
第一节 通进银台封驳司的长官的任用条件 | 第96-104页 |
第二节 通进银台司长官多兼职 | 第104-115页 |
第三节 通进银台封驳司的长官往往为宰辅的后备官员 | 第115-120页 |
第四节 通进银台封驳司长官的任职时间 | 第120-124页 |
第六章 通进银台封驳司官吏的编制及俸禄待遇 | 第124-133页 |
第一节 通进银台封驳司官吏的编制 | 第124-127页 |
第二节 官吏的俸禄待遇 | 第127-133页 |
第七章 通进银台封驳司的历史地位和局限 | 第133-144页 |
第一节 历史地位 | 第133-137页 |
第二节 通进银台封驳司作用之局限 | 第137-144页 |
结语 | 第144-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146-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