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 ·基本概念及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 ·基本概念 | 第9-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第2章 中外资本市场股权融资过度的实例分析 | 第17-33页 |
| ·资本市场发展中的泡沫经济 | 第17-22页 |
| ·法国密西西比泡沫 | 第17-18页 |
| ·英国南海泡沫 | 第18-19页 |
| ·美国1929 年金融危机 | 第19-20页 |
|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泡沫的产生原因 | 第20-22页 |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产生及影响 | 第22-32页 |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表现 | 第22-23页 |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 第23-29页 |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影响 | 第29-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3章 治理我国上市公司过度股权融资的政策建议 | 第33-43页 |
| ·完善全流通机制抑制股权融资偏好 | 第34-36页 |
| ·通过股票全流通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 第34-35页 |
| ·通过股票全流通保护投资者利益 | 第35-36页 |
| ·加强债券市场建设抑制股权融资偏好 | 第36-39页 |
| ·债权融资对利益相关者的激励和约束 | 第36-37页 |
| ·债权融资具有破产“相机控制”机理 | 第37页 |
| ·债权融资具有信号传递机理 | 第37-39页 |
|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抑制股权融资偏好 | 第39-42页 |
| ·实施股权结构多元化防止“内部人控制” | 第39-40页 |
| ·建立有效的利益激励机制 | 第40页 |
| ·建立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 | 第40-41页 |
| ·推进股票委托行权制度的实施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结论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