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引言 | 第1-11页 |
| 第2章 研究综述 | 第11-20页 |
| ·内部动机的概念 | 第11页 |
| ·内部动机的理论 | 第11-12页 |
| ·影响内部动机的因素 | 第12-20页 |
| ·激励风格 | 第14页 |
| ·奖励 | 第14-20页 |
| ·奖励的概念 | 第14-15页 |
| ·奖励的类型 | 第15-16页 |
| ·外部奖励对内部动机的影响 | 第16-20页 |
| 第3章 问题提出及研究设计 | 第20-25页 |
| ·问题提出 | 第20-21页 |
| ·研究问题 | 第20页 |
| ·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 ·研究假设 | 第21页 |
| ·研究设计 | 第21-25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 ·研究对象 | 第21-22页 |
| ·研究工具 | 第22-24页 |
| ·考察教师激励风格的问卷 | 第22-23页 |
| ·考察学生内部动机的问卷 | 第23页 |
| ·课堂观察工具 | 第23-24页 |
| ·研究程序 | 第24-25页 |
| ·教师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 | 第24页 |
| ·学生问卷调查 | 第24-25页 |
| 第4章 问卷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5-31页 |
| ·教师激励风格 | 第25-26页 |
| ·教师激励风格的数据描述 | 第25页 |
| ·教师激励风格的性别差异 | 第25-26页 |
| ·不同年级教师激励风格差异检验 | 第26页 |
| ·学生内部动机的特点 | 第26-28页 |
| ·内部动机各维度的内部相关 | 第26-27页 |
| ·不同学校的学生内部动机的差异 | 第27页 |
| ·不同年级的学生内部动机的差异 | 第27-28页 |
| ·教师的激励风格与学生内部动机的关系 | 第28-30页 |
| ·相关分析 | 第28-29页 |
| ·不同激励风格教师的学生知觉到的自主支持、内部动机差异比较 | 第29-30页 |
| ·教师的激励风格与言语奖励的关系 | 第30页 |
| ·教师的言语奖励与学生内部动机的关系 | 第30-31页 |
| 第5章 课堂观察结果的质性分析 | 第31-38页 |
| ·教师的课堂言语语气特点 | 第31页 |
| ·教师的言语表达特点 | 第31-36页 |
| ·言语奖励(表扬) | 第32页 |
| ·鼓励 | 第32页 |
| ·批评和指责 | 第32-35页 |
| ·高自主支持教师的批评和指责 | 第33页 |
| ·高控制教师的批评和指责 | 第33-35页 |
| ·强制 | 第35页 |
| ·问答和提示 | 第35-36页 |
| ·教师对课堂气氛的调控 | 第36页 |
| ·教师教学行为特点 | 第36-38页 |
| 第6章 讨论 | 第38-42页 |
| ·教师激励风格特点 | 第38页 |
| ·不同激励风格教师的言语特征 | 第38-40页 |
| ·教师的激励风格、言语奖励与学生内部动机的关系 | 第40-42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42-43页 |
| 第8章 再思考和研究展望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附录 | 第46-56页 |
| 附录 1 教师激励风格问卷 | 第46-51页 |
| 附录 2 学生知觉到的自主支持问卷 | 第51-53页 |
| 附录 3 学生内部动机问卷 | 第53-55页 |
| 附录 4 教师课堂言语行为观察记录表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