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 导言 | 第7-8页 |
| 一、 传统文化和西学东渐的双重影响 | 第8-16页 |
| (一) 对传统文化中积极因素的继承 | 第9-10页 |
| (二) 客观环境条件的刺激 | 第10-11页 |
| (三) 个人努力 | 第11-13页 |
| (四) 用“西学中源”说和“变器论”作为理论依据 | 第13-16页 |
| 二、 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 | 第16-25页 |
| (一) “务农殖货”的农业思想 | 第16-18页 |
| (二) 发展大机器生产的主张 | 第18-21页 |
| (三) 振兴商务思想 | 第21-25页 |
| 三、 “君民共主”的议会政治设想 | 第25-30页 |
| (一) 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揭露和批判 | 第25-27页 |
| (二) 倡导“君民共主”的议会政治 | 第27-30页 |
| 四、 “兴学育才”的教育构想 | 第30-38页 |
| (一) 审判旧教育 | 第31-33页 |
| (二) 建立新教育 | 第33-38页 |
| 结语 | 第38-40页 |
| 注释 | 第40-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