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响应盐胁迫的蛋白质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蛋白质组学和研究技术 | 第11-17页 |
·蛋白质组产生背景与概念 | 第11页 |
·蛋白质组学概念和分类 | 第11页 |
·植物蛋白质组学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相关技术 | 第12-17页 |
·苜蓿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 第17-23页 |
·组织或器官蛋白质组分析 | 第17-18页 |
·亚细胞蛋白质组分析 | 第18-19页 |
·与种子成熟和萌发相关蛋白质组研究 | 第19-20页 |
·与细胞胚发育相关蛋白质组分析 | 第20页 |
·响应生物胁迫的蛋白质组研究 | 第20-22页 |
·响应非生物胁迫的蛋白组分析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页 |
·土壤盐渍化与植物抗盐机理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土壤盐渍化 | 第23页 |
·土壤盐渍化对植物生长影响 | 第23-24页 |
·盐胁迫对植物生理危害 | 第24页 |
·植物耐盐生理机理 | 第24-25页 |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响应盐胁迫中的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26-27页 |
第二章 截型苜蓿蛋白提取方法优化 | 第27-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7页 |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实验试剂 | 第27页 |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实验主要试剂配方 | 第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35页 |
·组织样品蛋白质提取 | 第27-29页 |
·核酸提取 | 第29-30页 |
·蛋白质双向电泳 | 第30-31页 |
·IPG 胶条的平衡 | 第31页 |
·第二向SDS-PAGE 电泳 | 第31-32页 |
·凝胶染色 | 第32-33页 |
·电泳凝胶图像分析 | 第33页 |
·DNA 和RNA 质量检测 | 第33-34页 |
·数据分析 | 第34-35页 |
·蛋白质谱鉴定 | 第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4页 |
·试验材料选择 | 第35-36页 |
·优化TRIzol 法提取蛋白程序 | 第36-37页 |
·提取核酸适用性检测 | 第37-38页 |
·TRIzol 提取蛋白与传统方法比较 | 第38-40页 |
·染色方法的选择 | 第40页 |
·质谱兼容性检测 | 第40-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紫花苜蓿响应盐胁迫的蛋白质组研究 | 第45-70页 |
·材料 | 第45页 |
·试验材料 | 第45页 |
·实验试剂 | 第45页 |
·实验仪器 | 第45页 |
·实验中所用主要试剂配方 | 第45页 |
·方法 | 第45-46页 |
·株高测量 | 第45页 |
·样品收集 | 第45页 |
·蛋白质样品制备 | 第45页 |
·蛋白质定量上样 | 第45-46页 |
·蛋白质双向电泳 | 第46页 |
·凝胶染色和扫描 | 第46页 |
·图像分析 | 第46页 |
·蛋白质谱鉴定 | 第46页 |
·蛋白功能分类 | 第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63页 |
·试验材料和生长期的选择 | 第46页 |
·盐胁迫对苜蓿生长的影响 | 第46-48页 |
·双向电泳分析 | 第48-54页 |
·差表达蛋白点的质谱鉴定 | 第54-56页 |
·鉴定蛋白归类 | 第56-57页 |
·鉴定蛋白功能分析 | 第57-63页 |
·小结 | 第63-70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70-71页 |
1. 主体结论 | 第70页 |
2.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附录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作者简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