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9-24页 |
| ·国际背景 | 第10-14页 |
| ·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相关论坛 | 第10-11页 |
| ·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与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FAO/ITPGRFA) | 第11页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 第11-12页 |
|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UNCHR)和WHO | 第12页 |
| ·WTO/TRIPS和WIPO | 第12-14页 |
| ·国内背景 | 第14-17页 |
| ·收集、整理及数据库建设 | 第14-15页 |
| ·制度设计探讨 | 第15-17页 |
| ·民族医药相关文化因素 | 第17-24页 |
| ·宗教信仰 | 第17-19页 |
| ·语言文字 | 第19-20页 |
| ·人口分布 | 第20-21页 |
| ·民族医药传统知识概览 | 第21-24页 |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4-30页 |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 ·民族医药传统知识传承问题 | 第24页 |
| ·民族医药传统知识惠益分享问题 | 第24页 |
| ·传承对惠益分享的影响 | 第24-25页 |
| ·研究方法 | 第25-30页 |
| ·文献调查 | 第25页 |
| ·野外调查方法 | 第25-27页 |
| ·统计学方法 | 第27页 |
|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 ·研究时限与地点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0-80页 |
| ·民族医药传统知识的传承 | 第30-56页 |
| ·传承现状 | 第30-40页 |
| ·传承危机的内部根源 | 第40-42页 |
| ·传承形式和内容多元化 | 第42-46页 |
| ·传承载体文献化、形式学院化 | 第46-48页 |
| ·小结 | 第48-56页 |
| ·民族医药传统知识的惠益分享问题 | 第56-72页 |
| ·民族药物分类与知识利用目的的关系 | 第56-62页 |
| ·新药开发所利用知识的形态 | 第62-63页 |
| ·相关各方对民族医药惠益分享的认知 | 第63-68页 |
| ·小结 | 第68-72页 |
| ·民族医药传统知识传承对惠益分享的影响 | 第72-80页 |
| ·知识传承是惠益分享的前提 | 第72页 |
| ·不同利用目的要求惠益分享应分类管制 | 第72-73页 |
| ·文献化、学院化使传统知识进入公知领域 | 第73-74页 |
| ·传承形式及内容决定惠益类型及形式 | 第74-75页 |
| ·知识形态决定其权属的多样性 | 第75-76页 |
| ·民族和地区作为利益相关方的合理性分析 | 第76-77页 |
| ·小结 | 第77-80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80-84页 |
| ·如何应对知识形态转变导致权属变化 | 第80-81页 |
| ·利益相关方如何确定 | 第81-82页 |
| ·谁能代表知识传承人 | 第82-84页 |
| 第五章 研究展望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 附录 | 第89-90页 |
| 致谢 | 第90-9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