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下的公共关系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相关研究概述 | 第10-14页 |
·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下的公共关系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 第16-28页 |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 第16-19页 |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 | 第19-20页 |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对象 | 第20-21页 |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 | 第21-24页 |
·事业活动贡献 | 第22页 |
·生产者责任延伸 | 第22-23页 |
·社会活动家 | 第23-24页 |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与实践 | 第24-27页 |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兴起 | 第24-26页 |
·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3 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共关系 | 第28-35页 |
·两者的历史渊源 | 第28-30页 |
·公众责任阶段 | 第28-29页 |
·环境恶化与议题管理阶段 | 第29页 |
·企业社会公正阶段 | 第29-30页 |
·企业社会动机阶段 | 第30页 |
·公共关系主体的责任追求 | 第30-32页 |
·企业目标的一元与二元之争 | 第30-31页 |
·公共关系主体的责任追求 | 第31-32页 |
·公共关系客体的信任回馈 | 第32-33页 |
·公共关系助力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 | 第33-35页 |
·从“形象”到“信誉” | 第33页 |
·公共关系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 | 第33-35页 |
4 公共关系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 第35-43页 |
·公共关系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可能性 | 第35-38页 |
·“关系管理”理论的兴起 | 第36-37页 |
·公共关系战略地位的提升 | 第37-38页 |
·公共关系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必然性 | 第38-43页 |
·沟通范式的转变与公众意识的抬头 | 第39-40页 |
·全球化社会责任运动带来的广泛影响 | 第40-41页 |
·信誉危机催生了实践的开展 | 第41-43页 |
5 公共关系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因素考量 | 第43-48页 |
·企业主体 | 第43-45页 |
·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 | 第43-44页 |
·选择合适的方式 | 第44-45页 |
·公众客体 | 第45-46页 |
·沟通媒介 | 第46-48页 |
6 建立在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基础上的公共关系策略 | 第48-63页 |
·重视责任导向,实施战略公关 | 第49-51页 |
·确认目标公众,树立共同愿景 | 第51-55页 |
·改变沟通模式,实现对称传播 | 第55-58页 |
·重视品牌形象,打造良好信誉 | 第58-59页 |
·贯彻责任理念,增强危机意识 | 第59-63页 |
结语 | 第63-65页 |
注释 | 第65-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后记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