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略语表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综述 | 第9-24页 |
| 1.祖国医学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第9-17页 |
| ·病因病机 | 第9-12页 |
| ·病因认识 | 第9-11页 |
| ·风寒为首,外邪侵袭 | 第9-10页 |
| ·思虑过度,七情内伤 | 第10页 |
| ·饮食不节,痰饮由生 | 第10页 |
| ·劳逸失度,气血不调 | 第10页 |
| ·脏腑虚弱,他脏及心 | 第10-11页 |
| ·病机分析 | 第11-12页 |
| ·不通则痛 | 第11页 |
| ·牵引作痛 | 第11页 |
| ·不荣则痛 | 第11-12页 |
| ·辨证分型 | 第12-13页 |
| ·病因辨证 | 第12页 |
| ·八纲辨证 | 第12-13页 |
| ·临床治疗 | 第13-17页 |
| ·从辨证论治 | 第13页 |
| ·从八纲论治 | 第13-14页 |
| ·从病邪论治 | 第14-15页 |
| ·从痰湿论治 | 第14页 |
| ·从瘀血论治 | 第14页 |
| ·从痰瘀论治 | 第14页 |
| ·从火邪论治 | 第14-15页 |
| ·从毒论治 | 第15页 |
| ·从脏腑论治 | 第15页 |
| ·从络论治 | 第15-16页 |
| ·胸痹心痛的固定方加减与中成药治疗 | 第16-17页 |
| ·固定方加减治疗 | 第16页 |
| ·中成药治疗 | 第16-17页 |
| 2.现代医学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第17-24页 |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损伤机制 | 第17-21页 |
| ·钙超载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第17-18页 |
| ·氧自由基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 | 第18-19页 |
| ·酸中毒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第19页 |
| ·炎症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第19-20页 |
| ·心肌细胞凋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第20页 |
| ·血管内皮细胞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第20页 |
| ·补体系统活化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第20-21页 |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学及病理改变 | 第21-22页 |
| ·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 | 第21页 |
| ·心肌舒缩功能障碍 | 第21页 |
| ·心肌代谢变化 | 第21-22页 |
| ·微血管功能失调 | 第22页 |
| ·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 | 第22页 |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治疗 | 第22-24页 |
| ·常用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 | 第22-23页 |
| ·抗氧化治疗 | 第22-23页 |
| ·钙拮抗剂 | 第23页 |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 第23页 |
| ·β受体阻滞剂 | 第23页 |
| ·其他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 | 第23-2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4-35页 |
| 1.立题背景 | 第28页 |
| 2.肌钙蛋白T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 | 第28-29页 |
| 3.丹川芪颗粒的组方原则与药物分析 | 第29-32页 |
| 4.通心络胶囊入选的理论依据 | 第32-33页 |
| 5.丹川芪颗粒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肌钙蛋白T及病理心肌的影响 | 第33页 |
| 6.丹川芪颗粒对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展望 | 第33-35页 |
| 结论 | 第35-36页 |
| 致谢 | 第36-37页 |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4页 |
| 个人简历 | 第44-45页 |
| 附图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