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按米的粘性分论文

粳稻RIL群体中谷粒和米质性状的遗传及与穗角的相关性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7页
 1 水稻品种穗型的分类及其遗传研究第14-16页
   ·穗型的分类第14页
   ·水稻穗型遗传研究第14-16页
 2.谷粒性状的遗传第16-17页
 3.稻米品质评价指标、遗传分析及与谷粒性状的关系第17-22页
   ·稻米品质的评价指标第17-18页
     ·加工品质第17页
     ·外观品质第17-18页
     ·蒸煮食用品质第18页
     ·营养品质第18页
   ·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第18-21页
     ·碾磨品质遗传第18-19页
     ·外观品质遗传第19-20页
     ·蒸煮食用品质遗传第20-21页
     ·营养品质遗传第21页
   ·品质性状与谷粒性状间的关系第21-22页
 4 数量性状遗传分离分析的原理与方法第22-25页
   ·遗传分离分析方法的发展第22-23页
   ·分离分析法中混合分布的一般理论第23-25页
     ·概率密度函数第23页
     ·似然函数第23页
     ·AIC(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准则第23-24页
     ·似然比检验(likelihood ratio test,LRT)第24页
     ·适合性检验第24-25页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法第25页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5-27页
第二章 粳稻RIL群体中穗角与谷粒和米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第27-3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9-31页
   ·供试材料第29页
   ·试验方法第29-31页
     ·田间种植与性状测定方法第29-31页
     ·数据分析原理与方法第3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1-35页
   ·穗角、谷粒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变异第31-32页
   ·粳稻穗角与7个谷粒性状和12个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第32-35页
   ·谷粒性状与品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第35页
 3 讨论第35-39页
   ·穗角与谷粒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关系第35-36页
   ·谷粒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第36-38页
   ·穗角与稻谷粒形和稻米品质关系研究的思考第38-39页
第三章 利用粳稻RIL群体两年资料对7个谷粒性状的遗传分析第39-8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1-43页
   ·供试材料第41页
   ·试验方法第41-43页
     ·田间种植与性状测定方法第41页
     ·数据分析原理与方法第41-43页
 2.结果与分析第43-80页
   ·谷粒千粒重次数分布及其遗传分析第43-50页
   ·谷粒长次数分布及其遗传分析第50-55页
   ·谷粒宽次数分布及其遗传分析第55-60页
   ·谷粒厚次数分布及其遗传分析第60-65页
   ·谷粒长宽比次数分布及其遗传分析第65-70页
   ·谷粒体积次数分布及其遗传分析第70-75页
   ·谷粒容重次数分布及其遗传分析第75-80页
 3 讨论第80-81页
第四章 利用粳稻RIL群体对12个米质性状的遗传分析第81-12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3页
   ·供试材料第83页
   ·试验方法第83页
     ·田间种植与性状测定方法第83页
     ·数据分析原理与方法第8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3-121页
   ·糙米率次数分布及其遗传分析第83-89页
   ·精米率次数分布及其遗传分析第89-91页
   ·整精米率次数分布及其遗传分析第91-94页
   ·粒长次数分布及其遗传分析第94-97页
   ·粒宽次数分布及其遗传分析第97-100页
   ·长宽比次数分布及其遗传分析第100-103页
   ·垩白米率次数分布及其遗传分析第103-106页
   ·垩白大小次数分布及其遗传分析第106-109页
   ·垩白度次数分布及其遗传分析第109-112页
   ·糊化温度次数分布及其遗传分析第112-115页
   ·胶稠度次数分布及其遗传分析第115-118页
   ·直链淀粉含量次数分布及其遗传分析第118-121页
 3 讨论第121-124页
全文结论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第138-140页
致谢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英语教材插图效应的研究
下一篇:试析李通玄的修行观--以“万行一时”说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