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世界文学论文--作品评论和研究论文

移花接木—论电影改编的主要模式及样本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9-14页
    一、电影改编的意义与研究第9-10页
    二、电影改编的向度与模式第10-12页
    三、电影改编的理论与实证第12-14页
第一章 复现型模式及样本分析第14-31页
    第一节 复现型模式第14-17页
        一、原著的银幕复现第14-15页
        二、自足性与忠实性第15-16页
        三、接受度与可改度第16-17页
    第二节 从文学叙事到电影叙事:《二月》与《早春二月》第17-25页
        一、原著特色:人道主义的悲歌第17-20页
        二、情节安排:“归——去”模式的复现第20-21页
        三、主题潜移:革命话语的渗入第21-23页
        四、电影风格:古典诗意的绽放第23-25页
    第三节 从文学表现到影像呈现:《早春二月》的空间建构第25-31页
        一、地域空间第25-27页
        二、文化空间第27-29页
        三、诗意空间第29-31页
第二章 移植型模式及样本分析第31-48页
    第一节 移植型模式第31-35页
        一、原著的时空置换第31-32页
        二、跨时空与本土化第32-33页
        三、会通性与间隔性第33-35页
    第二节 从文学叙事到电影叙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第35-40页
        一、原著特色:爱与活着的切肤之痛第35-36页
        二、情节嫁接:时空移植的民国风情第36-37页
        三、主题位移:此爱与彼爱第37-39页
        四、电影风格:含蓄悠长的东方低语第39-40页
    第三节 从文学表现到影像呈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声音叙事第40-48页
        一、人声叙事第40-43页
        二、音乐叙事第43-45页
        三、声画关系第45-48页
第三章 生发型模式及样本分析第48-67页
    第一节 生发型模式第48-52页
        一、原著的重构转化第48-49页
        二、去粗取精与丰满深掘第49-50页
        三、炼金镶玉与刀斧位移第50-52页
    第二节 从文学叙事到电影叙事:《生存》与《鬼子来了》第52-60页
        一、原著特色:饥饿驱逐下的生存本能第52-54页
        二、情节拓展:多重参照中的生存境遇第54-56页
        三、主题衍变:文化结构上的人性深掘第56-59页
        四、电影风格:黑白镜头后的多语繁色第59-60页
    第三节 从文学表现到影像呈现:《鬼子来了》的转场艺术第60-67页
        一、声音转场第61-63页
        二、画面转场第63-64页
        三、声画匹配第64-67页
第四章 取点型模式及样本分析第67-85页
    第一节 取点型模式第67-71页
        一、原著的创造发挥第67-68页
        二、发散式与变形式第68-69页
        三、自由度与接受度第69-71页
    第二节 从文学叙事到电影叙事:《西游记》与《大话西游》第71-77页
        一、原著特色:八十一难师徒取得真经第71-72页
        二、情节重构:五百年间大圣情爱变幻第72-74页
        三、主题置换:貌合神离下的借题发挥第74-75页
        四、电影风格:戏拟拼贴中的大话本质第75-77页
    第三节 从文学表现到电影呈现:《大话西游》的时间游戏第77-85页
        一、时间的形式第78-79页
        二、时间的容量第79-81页
        三、时间的方向第81-85页
第五章 失败的改编及原因分析第85-97页
    第一节 改编失败现象第85-89页
        一、商业上的失败第85-87页
        二、艺术上的失败第87-89页
    第二节 改编失败之因第89-93页
        一、文本的可改性第89-91页
        二、编导的决策力第91-93页
    第三节 改编失败之作第93-97页
        一、《阿Q正传》第93-95页
        二、《满城尽带黄金甲》第95-97页
结语第97-101页
    一、电影改编的本源性与复现性第97-98页
    二、电影改编的可能性与创造性第98-99页
    三、电影改编的限制性与限度性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4页
致谢第104-105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文姓名自动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莫迪亚诺小说的“记忆”主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