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罪犯教育改造模式的创新--情境化教育是教育改造模式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2页 |
第2章 罪犯教育改造概述 | 第12-15页 |
·罪犯教育改造的涵义和理论依据 | 第12-13页 |
·罪犯教育改造的涵义 | 第12页 |
·罪犯教育改造的理论依据 | 第12-13页 |
·当代罪犯教育改造的发展趋向 | 第13-15页 |
·罪犯教育改造的社会化发展趋向 | 第13页 |
·罪犯教育改造的个别化发展趋向 | 第13页 |
·罪犯教育改造的技术化发展趋向 | 第13-14页 |
·罪犯教育改造的国际化发展趋向 | 第14-15页 |
第3章 我国罪犯教育改造的特点和需要厘清的问题 | 第15-24页 |
·我国罪犯教育改造的特点 | 第15-16页 |
·以“三课”教育为主要内容 | 第15页 |
·以“安全稳定”为工作重心 | 第15-16页 |
·教育改造的方法、手段多样化 | 第16页 |
·教育改造需要厘清的基本问题 | 第16-24页 |
·罪犯的再社会化是教育改造的实质 | 第16-17页 |
·半成人素质教育是罪犯教育的特殊性所在 | 第17-19页 |
·生活教育应该成为教育改造的主要内容 | 第19-23页 |
·动态的稳定才是科学的安全观 | 第23-24页 |
第4章 情境化教育改造的理论和实践 | 第24-36页 |
·创立情境化教育改造模式的背景 | 第24-25页 |
·教育改造面临挑战 | 第24页 |
·教育改造理论研究方兴未艾 | 第24-25页 |
·情境化教育改造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 第25-27页 |
·情境化教育改造的概念 | 第25-27页 |
·情境化教育改造的程序要求 | 第27页 |
·情境化教育改造的理论依据 | 第27-30页 |
·教育学上的建构主义理论依据 | 第27-28页 |
·哲学意义上的理论依据 | 第28页 |
·犯罪学角度的理论依据 | 第28-29页 |
·社会心理学层面的理论依据 | 第29页 |
·罪犯改造心理学中的理论依据 | 第29-30页 |
·情境化教育改造模式的特征 | 第30-32页 |
·对一切为了回归的行刑理念的遵循性 | 第30页 |
·对罪犯的主体作用的注重性 | 第30-31页 |
·对传统教育改造体系结构的颠倒性 | 第31-32页 |
·对传统教育改造内容的兼容性 | 第32页 |
·情境化教育改造模式的实践 | 第32-36页 |
·因情借境提高交往能力 | 第32-33页 |
·设情置境增进认知水平 | 第33-3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