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体非晶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与原子尺寸因素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22页 |
·块体非晶合金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非晶合金的发展历史 | 第8-10页 |
·非晶合金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非晶合金的结构特点与结构模型 | 第12-15页 |
·非晶合金的结构特点 | 第12-13页 |
·非晶合金的结构模型 | 第13-15页 |
·块体非晶合金的性能特点及应用 | 第15-20页 |
·非晶合金的性能特点 | 第15-18页 |
·应用前景 | 第18-20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0-22页 |
2 块体非晶合金的主要制备方法与测试手段 | 第22-30页 |
·主要制备方法与特点 | 第22-25页 |
·熔体直接凝固法 | 第22-24页 |
·避免非均匀形核的工艺方法 | 第24-25页 |
·以非晶合金为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25页 |
·主要测试方法 | 第25-30页 |
·热分析方法 | 第25-27页 |
·非晶态结构测定 | 第27页 |
·超声测量方法及基本原理 | 第27-29页 |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29-30页 |
3 块体非晶合金的成分优化设计 | 第30-48页 |
·引言 | 第30页 |
·块体非晶合金形成的结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 | 第30-40页 |
·块体非晶合金形成的结构条件 | 第32-35页 |
·块体非晶合金形成的热力学条件 | 第35-37页 |
·块体非晶合金形成的动力学条件 | 第37-40页 |
·非晶合金的成分优化设计 | 第40-48页 |
·非晶形成能力的表征参数 | 第40-46页 |
·多组元非晶合金的成分设计 | 第46-48页 |
4 原子尺寸因素对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 | 第48-80页 |
·引言 | 第48页 |
·合金非晶形成的原子尺寸因素研究进展 | 第48-53页 |
·拓扑学模型 | 第49-50页 |
·有效原子堆积模型 | 第50-52页 |
·Senkov 模型 | 第52-53页 |
·原子尺寸分布图与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关系 | 第53-59页 |
·传统非晶合金的原子尺寸分布图 | 第54-56页 |
·块体非晶合金的原子尺寸分布图 | 第56-59页 |
·原子尺寸差与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关系 | 第59-73页 |
·基元素体积占有率与非晶形成能力的关系 | 第73-80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本文结论 | 第80页 |
·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附录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详细摘要 | 第87-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