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

恶意诉讼侵权责任研究

目录第1-6页
Contents第6-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引言第13-14页
一、恶意诉讼侵权责任概述第14-24页
 (一) 恶意诉讼案例引发的现实思考第14-15页
 (二) 恶意诉讼的内涵第15-19页
  1、概念的界定第15-16页
  2、特征第16-17页
  3、恶意诉讼与相关概念的区别第17-19页
 (三) 恶意诉讼侵权行为的主要类型第19-20页
  1、恶意提起刑事自诉第19页
  2、恶意民事诉讼第19-20页
 (四) 规制恶意诉讼侵权行为的意义第20-22页
  1、实践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第20-21页
  2、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第21页
  3、节省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第21-22页
  4、维护社会的安定性第22页
 (五) 我国恶意诉讼的现状分析第22-24页
二、恶意诉讼侵权责任的比较法研究第24-28页
 (一) 大陆法系对恶意诉讼的法律调整第24-26页
  1、罗马法第24页
  2、法国法第24-25页
  3、德国法第25页
  4、日本法第25页
  5、葡萄牙第25-26页
  6、中国澳门第26页
 (二) 英美法系对恶意诉讼的法律调整第26-28页
  1、英国法第26-27页
  2、美国法第27-28页
三、恶意诉讼侵权责任的认定第28-36页
 (一) 恶意诉讼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第28-29页
 (二) 恶意诉讼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第29-36页
  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恶意第29-32页
  2、实施了加害行为第32-33页
  3、造成了损害事实第33-34页
  4、加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第34-36页
四、恶意诉讼侵权行为责任的承担第36-42页
 (一) 恶意诉讼侵权的责任主体第36-38页
 (二) 恶意诉讼侵权的责任承担方式第38-40页
  1、恶意诉讼侵权责任的主要承担方式第38页
  2、惩罚性赔偿第38-40页
 (三) 恶意诉讼侵权损害的赔偿范围第40-42页
  1、财产损害赔偿第40-41页
  2、精神损害赔偿第41-42页
五、我国恶意诉讼侵权责任制度的构建第42-46页
 (一) 防范和规制恶意诉讼的几个要点第42-44页
  1、将保障公民诉权、诉讼权利放在首位第42页
  2、采用实体法为主、程序法为辅的立法模式第42-43页
  3、加大对恶意诉讼行为的司法规制第43页
  4、将恶意诉讼作为独立的侵权行为类型第43-44页
  5、完善恶意诉讼的刑事法律规制第44页
 (二) 恶意诉讼法律条文之设计第44-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8页
参考政策法规第48-51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53-57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刑事证据裁判原则
下一篇:论证明责任分配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