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前言 | 第9-19页 |
·壳聚糖概述 | 第9-10页 |
·壳聚糖的应用 | 第10-11页 |
·在医药卫生方面的应用 | 第10页 |
·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 第10-11页 |
·在饲料工业上的应用 | 第11页 |
·在化学工业上的应用 | 第11页 |
·壳寡糖的制备 | 第11-14页 |
·酸水解法 | 第12页 |
·氧化法 | 第12页 |
·酶解法 | 第12-14页 |
·壳聚糖酶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产壳聚糖酶微生物的来源 | 第14-16页 |
·壳聚糖酶的理化性质 | 第16页 |
·壳聚糖酶的特征及分类 | 第16-17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34页 |
·实验材料 | 第19-22页 |
·实验菌株 | 第19页 |
·壳聚糖 | 第19页 |
·培养基 | 第19-20页 |
·试剂 | 第20-22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34页 |
·壳聚糖重要物理性质的测定 | 第22-23页 |
·菌种的筛选 | 第23-25页 |
·菌株的鉴定 | 第25-27页 |
·菌株的诱变 | 第27-28页 |
·菌株生长及产酶特性研究 | 第28页 |
·产壳聚糖酶发酵工艺研究 | 第28-30页 |
·壳聚糖的酶解产物的初步分析 | 第30-31页 |
·壳聚糖酶的分离与纯化 | 第31-33页 |
·壳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第33-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55页 |
·壳聚糖重要物理性质的测定 | 第34-35页 |
·表观粘度的测定 | 第34页 |
·粘均分子量的测定 | 第34-35页 |
·菌种筛选 | 第35-38页 |
·初筛结果 | 第35页 |
·复筛测定酶活力结果 | 第35-36页 |
·氨基葡萄糖标准曲线 | 第36-37页 |
·乌氏粘度计测定壳聚糖胶体溶液酶解前后粘度变化 | 第37页 |
·薄层层析(TLC)分析 | 第37-38页 |
·菌株鉴定结果 | 第38-41页 |
·形态特征鉴定 | 第38页 |
·生理生化特征鉴定 | 第38页 |
·16S rDNA序列分析 | 第38-41页 |
·菌株的诱变 | 第41-43页 |
·紫外(UV)诱变 | 第41-42页 |
·~(60)Co-γ射线诱变 | 第42页 |
·突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检测 | 第42-43页 |
·菌株生长及产酶特性研究结果 | 第43-44页 |
·生长曲线 | 第43页 |
·产壳聚糖酶的分泌性 | 第43页 |
·产壳聚糖酶的诱导性 | 第43-44页 |
·产壳聚糖酶发酵工艺研究 | 第44-48页 |
·不同壳聚糖对产酶的影响 | 第44页 |
·接种量对产酶的影响 | 第44页 |
·培养温度对产酶的影响 | 第44页 |
·摇瓶装液量对产酶的影响 | 第44-46页 |
·壳聚糖浓度对产酶的影响 | 第46页 |
·培养基起始pH值对产酶的影响 | 第46-47页 |
·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 | 第47页 |
·10L发酵罐发酵产酶研究 | 第47-48页 |
·壳聚糖的酶解产物初步分析 | 第48-50页 |
·TLC分析 | 第48-49页 |
·酶解产物数均分子量的测定 | 第49-50页 |
·壳聚糖酶的分离与纯化 | 第50-52页 |
·(NH_4)_2SO_4分级盐析 | 第50-51页 |
·Sephadex G-200柱层析初步纯化壳聚糖酶 | 第51-52页 |
·SDS-PAGE凝胶电泳 | 第52页 |
·壳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第52-55页 |
·壳聚糖酶的最适作用pH值 | 第52-53页 |
·壳聚糖酶的最适作用温度 | 第53页 |
·壳聚糖酶的酸碱稳定性 | 第53页 |
·壳聚糖酶的温度稳定性 | 第53-55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55-59页 |
·壳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 | 第55页 |
·壳聚糖酶产生菌的鉴定 | 第55-56页 |
·壳聚糖酶产生菌的诱变 | 第56-57页 |
·Mitsuaria sp.141-2的产酶发酵工艺研究 | 第57页 |
·壳聚糖的酶解产物的初步分析 | 第57-58页 |
·壳聚糖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