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6页 |
1 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概论 | 第8-11页 |
·两种细胞死亡的方式 | 第8-9页 |
·动物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点 | 第9页 |
·细胞凋亡的分子途径及细胞凋亡的调控 | 第9-10页 |
·线粒体通路 | 第10页 |
·bcl-2蛋白家族在动物细胞凋亡的调节 | 第10-11页 |
·BAG蛋白在凋亡中的作用 | 第11页 |
2.植物细胞凋亡的研究动态 | 第11-16页 |
·植物细胞凋亡概念的提出 | 第11-12页 |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形态学特征 | 第12页 |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生理生化特征 | 第12页 |
·植物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 | 第12-13页 |
·植物细胞中可能存在动物细胞中类似的PCD机制 | 第13-14页 |
·拟南芥中存在BAG蛋白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酵母双杂交筛选ATBAG5的下游蛋白 | 第16-32页 |
1.前言 | 第16-17页 |
·AtBAG5简介 | 第16页 |
·酵母双杂交原理及其应用 | 第16-17页 |
2.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7-25页 |
·质粒和菌株 | 第17页 |
·引物及试剂盒 | 第17-18页 |
·试剂 | 第18页 |
·限制性内切酶以及其他工具酶 | 第18页 |
·培养基 | 第18-19页 |
·细菌的培养及菌种保存 | 第19页 |
·质粒DNA的小量提取 | 第19-20页 |
·文库的提取 | 第20页 |
·PCR扩增 | 第20-21页 |
·PCR产物的纯化回收 | 第21页 |
·限制酶切 | 第21页 |
·DNA片段的连接 | 第21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第21-22页 |
·转化 | 第22页 |
·插入片段的检测 | 第22页 |
·测序 | 第22页 |
·酵母的快速转化策略 | 第22-23页 |
·酵母自激活的检验 | 第23页 |
·酵母的高效转化策略 | 第23-24页 |
·酵母双杂交实验 | 第24页 |
·质粒抢救 | 第24-25页 |
·回转验证和半乳糖苷酶活性的鉴定 | 第25页 |
3.实验结果 | 第25-31页 |
·重组质粒pGBD—51780的构建 | 第25-28页 |
·酵母双杂交结果 | 第28-31页 |
4 讨论 | 第31-32页 |
第二章 利用原核系统表达纯化ATBAG蛋白 | 第32-39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3-37页 |
·材料 | 第33页 |
·缓冲液 | 第33页 |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3-34页 |
·重组蛋白的表达 | 第34页 |
·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34-35页 |
·纯化蛋白的检验 | 第35-37页 |
2 实验结果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致谢 | 第43页 |